李娜
(河北省石家莊市西柏坡紀念館,河北 石家莊 050411)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保持可持續發展,是因為愛國主義的精神,愛國主義的歷史和我國的民族發展以及對國家發展的不可忽視的影響。當前,社會和國際形勢十分復雜,各種意識形態相互碰撞,相互影響不斷。因此,在新時代,博物館的紅色文化主要針對游客,尤其是年輕游客去進行愛國宣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激發我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弘揚民族精神,促進民族自豪感的增強。在博物館的研究和收藏中,人們可以感受到歷史文物的發展,同時也可以為人們提供學習和理解歷史的機會,從而激發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博物館的紅色文化展現了抗日戰爭的歷史,這是我國民族衰亡和復興的歷史時期,也是歷史的發展和升華。
另一方面,在當前新時期的不斷發展中,博物館的紅色文化也被賦予了新的發展內涵。響應當前歷史變遷和發展的要求,博物館的紅色文化需要不斷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并有助于引導群眾形成準確的三個視角,不斷變化和變化。創新教育發展方式,積極發揮自身發展地位優勢,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作用,最終實現民族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從而可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博物館其自身是一種非盈利的性質,因此其自身具有的根本職責則是針對當前人類發展以及發展歷史作為見證物,從而去完成收集整理與保存所進行的一種研究,從而為公眾提供一個教育與學習的公共場所,所以其自身擁有了非常特殊的愛國主義教育優勢。
首先,博物館紅色文化其本身是一種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天然基地。
博物館紅色文化收藏中的每個文物都可以說是歷史發展的一部分。它真正記錄了革命火焰的宏偉篇章。它屬于紀念歷史,紀念烈士,鼓舞愛國主義,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信心的人們。教室和思想的載體是不容忽視的。例如,在廣東省東江縱隊紀念館,展出的一些文物生動地再現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人民不斷艱苦奮斗的景象。許多故事不僅講述了發展歷史,而且還講述了發展精神。
其次,博物館紅色文化是學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可且少的補充。
對青少年特別未成年人完成愛國主義教育是博物館以及學校所需要肩負的的使命與擔當。博物館紅色文化通過館藏文物和陳列展覽等媒介完成愛國主義教育,使其能夠生動直觀的得到展現,更易于激發學生深刻認識和體會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在輕松以及愉悅的氛圍里去接受相關的愛國主義教育。
另外,博物館紅色文化也為當前學校教育提供了實物資料與實踐課堂,其對于學校教育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說起到了有效的補充與推進作用。再次,博物館紅色文化還能夠對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品質與精神意志給予培養。
作為主要的革命老區在這一地區產生了很多與革命相關的人文事件,除此之外博物館還積聚著多種多樣的戰史資料,是主要的現代化德育和教育基地。在當前社會,當地政府和文化部門等需要加大支撐持力度,強化文化資源德育教育基地的建設,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紅色文化德育教育的網絡平臺,充分發掘戰史資料中的德育教育價值,使其相關服務設施得到完善,改變服務條件,引導眾多青少年使其能夠接受紅色文化的德育教育工作,從而推進青少年保持持續健康的成長。
要想充分的將博物館在當前當代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里的價值,有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把紅色文化的德育教育和青年學生的生活實踐有效的融合在起來,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紅色文化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使得青少年能夠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認識到紅色資源所具備的精神價值,這也是我國紅色博物館一直秉承的服務理念。活動期間,敘事者對紅色文化和愛國主義情緒的熱情生動的講解引起了全體師生的強烈共鳴。表現力和情感表現也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感染力,提高了德育的效果。、此外,博物館還可以與許多當地中小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通過評論員對各種戰爭歷史資料,文物和紅軍石刻的解釋,可以激發年輕人的思想和反思,以增強紅色資源的德育效果,促進青年學生積極改善自己的行為觀念。
資源建設是博物館建設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主要方式,在新時期這也是對群眾進行紅色文化傳承不可忽視的重要途徑,可以充分保存同時分享我國的紅色資源,并運用博物館的形式對其給予傳承,如此運用紅色資源的博物館建設實現了紅色文化的持續傳播,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紅色文化學習形式,在對紅色文化教育中形成了一種非常好的紅色文化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