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正
(高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宜賓 645154)
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管理力度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到國有實物資產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行政事業單位是否能否履行自身各項職能以及各項工作開展能力。基于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數量以及規模持續擴大,實物資產管理工作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避免實物資產的流失,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分析現行實物資產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加強實物資產管理力度。
行政事業單位的實物資產代指該單位占有或是正在運用的,單位價值不低于有關標準的,且運用年限不少于一年,運用期間原本物質形態未發生顯著變化的資產。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本身是一種非經營性的固有資產,這針對行政事業單位日常運營至關重要,但就目前而言,因為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構建資金源于多個主體,雖然國家出臺了公務用車和辦公設備等設立配置標準但不夠全面,特別是針對材料物資和低值易耗品。由于認識的差異和工作的惰性,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一般存在較強的盲目性以及隨意性,并沒有結合現實需要進行合理購買。
實物資產管理與財務人員個人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集中在個人能力方面,部分工作人員自身工作能力相對較低,財務知識以及技術并沒有得到及時更新,也不能靈活結合國家有關法律規定開展各項工作。另一方面,集中在個人職業道德方面,雖然《政府采購法》等有關制度執行多年,但暗箱操作以及人情采購等現象的屢禁不止,也使得采購活動并沒有實現公平、公正公開,導致大量資金被浪費,而單位采購人員則可從中獲利。
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履行社會管理以及公共服務等各項職能,所以實物資產的購配置也必須結合其實際需要開展。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明確提出,財政部門職能之一便是設定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購配置以及費用標準。故而,各級財政部門需要針對當地實際經濟狀況、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現狀以及未來當地經濟發展趨勢進行詳細地調查以及分析,然后據此合理制定實物資產購配置制度。各個行政主管部門也需要制定本部門實物資產購配置制度以及財政部門未規范的各個方面并具體積極落實購配置制度,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購配置制度落實進行監管,以免各個單位與落實期間產生盲目采購的現象。各個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職能職責,根據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擬定具體的實物資產購配置制度報主管部門或財政部門備案。各個行政事業單位采購實物資產,也需要依照購配置制度采購產品,組織實物資產需求論證,編訂詳細的實物資產購買目錄,報告財政部門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等待預算報告通過之后才能繼續開展。
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隊伍整體素質是加強實物資產管理力度的必要措施。單位領導層尤其需要關注財務人員個人素質的提升,建議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可以開展各項培訓措施,向財務人員介紹當前國家有關政策制度、財務管理方面專業知識、實物資產管理流程、實物資產審核方式以及政府會計中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從而提高財務管理隊伍整體水平。實物資產管理人員在離崗時,應針對其所了解的固定資產總量、完整度予以詳細審核,確認沒有紕漏后,將所管理的實物資產轉交單位或是其他管理人員,然后離職。若出現單位實物資產缺損或是資產出現明顯損壞的現象,或是情節惡劣的情況,則單位有權并應該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經濟和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另外,針對采購人員,也需要加強管理,所有招投標工作必須邀請第三方監理單位到場,以免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一經發現,應予以嚴肅處理。
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管理工作與國家利益之間關系密切,所以,各個行政事業單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須重視實物資產管理工作,以保證國家利益不會受損。各級財政部門、審計部門以及實物資產有關主管部門要對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購配置制度和相關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專項檢查,實行實物資產和物資采購進行績效評價,并結果納入政府目標考核。為此,行政事業單位需要進一步構建并不斷完善實物資產購配置制度,同時加強財務以及管理隊伍的構建,以加大自身關于實物資產的管理力度,避免國家資產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