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書琴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高校器樂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操,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但是面對著大量的器樂學生,高校在教育資源配置等方面就會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很多高校都不得不實行大班教學模式。“大班教學”對于高校器樂教學而言,著實不合適,教師無法輔導和關注到每個學生,這也導致學生的實際學習結果并不理想。為此,推進高校器樂教學改革已然迫在眉睫,需要結合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將高校器樂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
古代器樂教授都是一對一的師徒教學,由師傅手把手的教學。當代器樂教學也講求專門的指導,但是高校器樂教學中,受高校擴招等現實因素的影響,大規模的器樂專業學生讓一對一教學或者小班教學變得不現實,不得不采取大班教學的方式。從教學實踐來看,大班教學雖然能夠最大限度地擴大教授范圍,但是也有其弊端和不足。大班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一對一地指出學生手法或者技法的不足,更不可能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演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是針對學生的普遍性問題進行講解,這也就導致部分學生存在的小問題不容易被發現,日積月累可能就會對其器樂演奏水平造成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大班教學過程中,坐在后面的學生可能不能真切地看到教師的示范。關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則可以有效彌補上述大班教學的弊端和不足,讓學生更為清晰地看到教師的示范,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疑惑,對于提升高校器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高校器樂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先講授相應的樂理知識,然后給學生示范相應的技法,最后讓學生練習一部曲子。這樣容易讓學生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就像被教師“牽著走”,容易影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能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能夠讓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減少教師對學生的前期干擾,這樣能夠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在課堂教學階段,翻轉課堂模式也能夠更方便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具有創造性的問題。除此之外,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器樂演奏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不是按部就班地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標準的演奏曲目,而是鼓勵學生進行創新,也可以利用相應的器樂演奏現代歌曲等,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有助于其創新能力培養。
關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是學生先通過移動端進行課前學習,然后在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疑問并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其本身是對傳統課堂模式和教學順序的“翻轉”。在高校器樂教學改革中,同樣要求學生先觀看微課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一來能夠有效規避教師一體化教學所導致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佳的情況。在這一過程中,要求高校器樂教師制作高質量的微課視頻教材,盡可能地降低學生的自主學習難度。高校器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割,分成幾段視頻進行講解,這樣能夠較好地迎合學生“碎片化閱讀”習慣,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注意力。同時,教師在微課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語言的幽默性和親和力,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這樣也有助于改變學生對高校器樂教學的刻板印象。除此之外,微課制作過程中還需要授課語速以方便學生做記錄,注意各類器樂的展示和演示,以能夠讓學生跟隨視頻進行練習等。通過課前微課自主學習,能夠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知識盲點,也能夠讓其在高校器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聽講更具有針對性和效率。
在高校器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之前刻板的言傳身教的教授模式,而是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實現師生角色的轉換。在微課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體,由學生發問,由學生展示,教師需要站在“輔助”或者是“助學者”的位置上為學生提供幫助和解決問題。這樣一來,更是容易讓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能夠讓學生產生更強的課堂參與意愿。針對學生在微課自主學習階段所出現的不解,教師需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問題,并通過鼓勵小組討論等方式鼓勵學生先自行解決,然后再對學生的解決方法進行點評和分析等,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在高校器樂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通過微課翻轉課堂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在高校器樂學習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教學效率,減少了在細枝末節問題上浪費的時間,能夠幫助教師更為精準地定位學生的學習難點,讓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最為實質的幫助,對于我國高校器樂教學改革的開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高校器樂教學改革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學生器樂演奏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因此在微課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還應該注重實際教學效果,鼓勵學生進行器樂演奏和創新。在經過課前微課預習以及課堂答疑解惑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曲目或者是自主創作曲目進行相應的表演。古人曾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通過親身實踐和感悟,學生很難認識到自己在器樂演奏方面的不足,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也會影響學生實干精神的培養和發展。
為此,高校器樂教師可以組織舉辦相應的音樂節或者文化節等,給學生創造一個展示和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給學生兩到三個月的準備時間,在這一過程中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等進行自主學習和創作,最終對學生的器樂演奏效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更是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能夠真正實現高校器樂教學改革的效果和目標。
器樂都是有靈魂的,音樂都是有根基的。高校教學改革還應該立足于當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建設背景之下。通過在微課翻轉課堂教學中增加文化知識單元,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和了解中國民族器樂背后的故事和發展沿革,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也能夠增強其器樂演奏的厚重感,而不是簡單機械的彈奏或者敲打。通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也能夠推進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提升高校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綜上所述,高校器樂教學本身不是一個適合大班教學的學科,需要教師關注到不同學生的演奏技法的準確性。為了有效提升高校器樂教學效果,應該引進微課翻轉課堂模式。利用課前微課預習—課堂答疑解惑-學期末的展示等環節,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提升高校器樂學習的針對性,真正讓學生從這一教學過程中學到實質性的東西。高校器樂教學改革的開展還能夠有效提升高校器樂教學效率和效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會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和移動終端設施發展而得到更為高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