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初燦
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西岸學校,廣東佛山 528211
如何幫助學困生復習,一直是老師們頭痛的問題。很多教師往往只是讓學困生進行機械性地訓練,而在這樣毫無新意的復習,只會讓學困生失去了求知的欲望和興趣,變得更被動、更麻木。
在較長時期的觀課議課中,我發現“思維導圖”其實是個好工具。語文復習課可以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困生構建整個知識體系,理清層次,找出重難點。思維導圖具有“梳理”和“壓縮”的功能,它僅用關鍵詞、圖形和連線等,就可以把一個單元、一本書的內容“梳理”并“壓縮”成由關鍵信息及其聯系所組成的一張圖,刪除了冗余雜亂的信息,保留了關鍵內容,這便于學困生在整體上建構和把握知識點,理清復習的思路和重難點。這樣的思維導圖還可以用到其它知識點(字、詞、句)的復習中。
如何巧用思維導圖引導學困生進行有效的語文復習呢?經過觀察、學習、實踐后,本人有以下幾點想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知識點往往是零散的呈現。這就需要在復習課上對每課或每單元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學困生的長期記憶能力不強,很容易出現遺忘知識點或者記憶混亂的情況。要避免這些現象,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知識點的整理,使學困生能夠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圖。通過這種方式,學困生能夠更好地將每個課堂中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例如:馮老師在復習常用諺語時候,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常用諺語這個知識點進行整理。先向學困生介紹思維導圖這個概念,再在黑板中間寫上“常用諺語”幾個大字,要求學困生回憶學過的常用諺語,此時學困生零散地說出兩三句。接著教師對其思維進行梳理,進一步在常用諺語的四周畫出幾條射線,引導學困生嘗試根據諺語表達的意思進行分類,學困生以此為線索,對之前的知識點進行回憶,他們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有的同學想到了關于節約方面的諺語,有的想到了誠信方面的諺語等等。然后,學困生按照畫圖的方法對這個思維導圖進行完善,直至將整個思維導圖完成。孩子們的作品精彩紛呈,既有美麗知識樹、還有盛開的小花、層式結構的圖案,圖文并茂,內容豐富,大部分學困生對單元知識點總結得全面、具體,并結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了注意的問題,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足見孩子們的用心和細心。同學們還興致勃勃地介紹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專心傾聽,進行點評補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對整冊書的知識進行了再次歸納、梳理和總結,并結合組員的點評補充,再次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力爭知識更加全面、條理更加清晰、重點更加突出。我感覺這樣的方式能讓學困生對于所有的知識有了一個宏觀的把握。在同學們的互動交流中,教師會進行點撥,對思維導圖進行最后的總結與提升,努力做到缺有所補,學有所得。
詞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人們常把學習語文比喻成蓋房子,那么詞語就是建房子的磚瓦。詞匯量不足,我們難以展開寫話、閱讀的教學,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引導學困生大量積累詞語,并且幫助學困生建立詞語網狀記憶,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如何幫助助他們去達成這個目標呢?袁老師在復習成語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她只在黑板寫上中心詞“成語”,要求通過小組合作畫出思維導圖,各小組成員互相提醒,互相幫助,很多被遺忘的知識紛紛記憶起來了,組內的學困生記憶就從一個詞匯發展到相連的許多詞匯,從一個知識點發展到更多的關聯的知識點,以點帶面,知識和技能也就逐步形成了。經過同學們的努力,他們能想起越來越多的成語,并且分類記憶,達到了豐富詞語,記憶詞語的目的,在他們的記憶庫里有增加了各類詞語的積累。學困生在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處在不斷有新發現的喜悅中,從而提高學困生探究新事物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在自我展示的環節中也會鼓勵和刺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把學習變成一種樂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參與者和引領者,體現“主導”的作用,而不是滿堂灌的“教授”。學困生從遺忘到記憶,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參與,這種學習模式的改變跟對學困生進行思維導圖訓練是分不開的。下面是幾個小組展示的思維導圖,可以看到這樣的復習課集趣味性、知識性、獨創性于一體,它激發了學困生復習的主動性,幫助學困生對知識形成了整體記憶。
寫作是復習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學們在各單元學習的過程中對各種類型的作文作了細化的訓練。但到了復習階段,就要對各種類別的作文進行歸類指導。我們可以將思維導圖運用到作文復習課,把作文中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通過對作文思維過程的精細剖析與層層展示,幫助學困生掌握作文規律,提供思維訓練,達到授人以漁的作文教學效果。知道了習作的大體結構,學困生并不一定就能寫出內容豐富的習作。實際教學中,學困生習作思路清晰,但文章內容空洞的現象比比皆是。此時,如果讓學困生動手畫思維導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鐘老師在復習寫一個人的作文的時候,就采用了這種方法,以下是兩個學困生的作品,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將思維導圖引入小學高段寫作教學中來,能讓學困生的習作思路更加清晰,它是學困生思維活動的外顯形式,其發射狀結構能夠幫助學困生打破思維枷鎖,拓展寫作思路,讓學困生不斷地“想開去”、“想下去”,使文章融入更多富有學困生個性的元素。導圖習作更增強了學困生習作的自主性,學困生能夠對習作內容、習作結構進行主動建構的過程;學困生通過繪制可愛的圖形、夸張的線條、活潑的結構來表達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使整個習作過程充滿趣味性,寫作的實效性也彰顯無余。
在語文復習課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運用思維導圖作為教學策略,實踐證明,思維導圖是一個省時省力又好玩的秘密武器,使學困生在復習課上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被動地做習題,學困生運用自己的筆去呈現自己的思維過程,這個行為是主動的,積極的。同時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點以圖形的形式展現在學困生面前,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有效地梳理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形成整體記憶,節省學困生學習語文的時間,的確給學困生的復習帶來了許多便利和幫助,減輕了學困生的復習負擔,提高了復習效率。與傳統的復習課相比,采用思維導圖開展復習活動,有助于學困生真正地實現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掌握,我們應借力思維導圖,為語文復習課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