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應媛
廣西百色市西林縣那勞鎮中心小學 , 廣西百色533502
小學班主任需摒棄原有的教育指導理念,還需在班級管理期間,采取德育教育手段,確保班主任的正面引導效能,被充分地發揮出來,而教師只有做到這一點,班級管理成效才會更佳。但就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現狀而言,班主任并未有效實施上述策略,也未能將德育理念滲透到班級管理中,進而致使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效果始終差強人意,加之部分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積重難返,將關注點放在了提升卷面成績上,所采用的管理形式過于模式化、程序化,管理語言較為生硬,使得師生間的相處關系愈發惡劣。針對此種現狀,小學班主任需踴躍做出轉變,在遵循學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找到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的恰當融合點,由此將德育理念滲透到班級管理中。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需將德育理念融入其中,以平等的態度、過硬的專業能力,對學生加以教育指導,同時還要與學生建立起融洽的相處關系,促使其產生對教師的親近感,這樣一來,學生就會主動敞開心扉,與班主任展開深入交流,表達出自己的所想所感,進而獲得及時的引導啟發。為達到這一目標,班主任需借助自身的榜樣力量,為學生帶來耳濡目染的影響,以積極的態度熏染和浸潤學生,促使學生形成美好的心靈世界,與此同時,班主任應關心愛護班級內的所有學生,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與生活,針對性格較為內向孤僻的學生,可通過組織趣味集體活動,激勵其踴躍參與其中,由此幫助學生融入班集體。除此之外,小學班主任還需踴躍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環境,打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以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宗旨,實行人性化教育,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由此增強其集體榮譽感、凝聚力。
為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品質,養成自立自強、遵紀守法的良好品質,班主任需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糅合綠色德育理念,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德育環境,以推動其茁壯成長、綜合發展,具體到實踐中,可從以下幾點入手:其一,小學班主任應要求學生做到不隨意踐踏草坪,不講臟話,時刻以小學生道德行為規范約束自己,激勵學生踴躍參加綠色德育主題活動,并在活動中引導其形成德育生態理念,正確認識自身不足,坦然接受失敗挫折,促使學生建立起自我督促與控制意識,自覺遵循社會公德。其二,班主任需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品質當成重中之重,正確認識一點,即小學生的思維意識尚未成熟,在心理、生理發育上,仍存有較大空間,在此基礎上,采取具有一定指向性的教育指導策略,切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除此之外,還需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針對表現出色、態度積極的學生,應予以其適當的激勵肯定,使他們發現自身閃光點,進而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自信心,針對學生存有的缺點及不足之處,需予以其恰到好處地引導,既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打擊到學生的自信心,并做到一視同仁,由此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品質。
小學班主任應充分發揮出自身效能,不僅要在班級管理中融合德育教育,還要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利用講解課程內容,傳授理論知識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由此使其找到學習過程的意義所在、樂趣所在,將課堂變成培養學生正確觀念的主陣地。具體而言,班主任作為班集體中的核心人物,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無可比擬的影響效能,為使學生實現全面綜合發展,使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成效得以進一步提升,需在實際工作中,積極與各學科任課教師進行溝通,就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狀態展開研討探究,由此促進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協作配合,進而更有效、更快速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德育教育工作。除此之外,針對各學科的教學進度,小學班主任也需加以詳實記錄,針對全體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應做到精準掌握,以此為前提,再依據學生將要學習或正在學習的課程內容,開展更具指向性的德育教育工作,歸納整合各學科的教學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通過實行上述舉措,可使小學生在深化理解課程內容的同時,接收到更為有效的德育教育。
為使班級管理更具實效性,小學班主任需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班級管理活動加以優化革新,使德育理念的滲透效果更佳,由此來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逐步完善與成熟,也為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搭建了多條渠道,具體而言,班主任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促使學生收獲嶄新的學習體驗,進而調動起自身積極性,踴躍參與進集體活動與學習活動中,也可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及時地與學生家長就學生的基本情況展開溝通交流,同時將教學課堂由校園拓展到家庭,通過獲得家長的輔助配合,由此使德育教育更具成效,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生活品質。除上述內容以外,小學班主任還需組織多元化且具有趣味性的德育集體活動,使學生形成對德育教育的正確認識,進而建立起正面的價值觀念,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可結合真實情境,營造濃郁的德育氛圍,如在國慶節、建軍節來臨之際,可帶領學生進行“我的中國夢”演講競賽,由此激發起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其樹立起遠大理想。在夏季來臨之際,為有效規避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小學班主任可組織學生召開特色班會,并在班會中利用多媒體屏幕,播放相關的宣傳短片,再通過介紹實際案例,以此使學生形成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策略,進而保障學生的茁壯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帶頭人,對學生成長發揮著無可比擬的效能。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精準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熟知其性格特點及學習水平,以此為基礎制定管理計劃,通過創設自由開放的班級氛圍,以此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與此同時,班主任需要加強德育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其思維品質、提升其道德修養,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