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榮麗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2020 年7 月29 日,全國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對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如今,研究生擴招已成趨勢,研究生招生數量也在逐年增加,這對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研究生招生數量增加的同時,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實現“保質保量”,是高校和培養單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科研創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環節,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體現。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機制。
研究生創新能力是指研究生在學習、科研等方面表現出來的獨創性的思維能力,表現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自身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創新思維等相關,新的靈感是創新思維的基礎,創新思維則是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
目前,針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相關研究一直學術界的熱點話題,學者們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研究。一是從當前背景為切入點進行研究,學者們從“雙一流”“雙創”與“新經管”、科教融合背景、“互聯網+”背景、協同創新背景針對研究生的學習、創新能力培養及提升進行深入研究;二是以研究生專業為劃分進行研究,其中包括對工科研究生、繪畫專業研究生、舞蹈教育學專業、地質工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化學專業、醫學專業、人文地理學等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三是綜合性的研究,曹新宇等提出了幾點思考、郭楠等針對此問題進行探究、李小華等針對研究生學習主動性進而創新能力進行探索、黃曉燕從學科交叉的視角下進行研究。
通過以上文獻,我們可以發現,當前學者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是與時代背景和新趨勢相結合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理工科研究生中,對文科類研究生方面的研究較少。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研究生課程體系和實踐等方面,學者們也針對此類問題從學生自身、導師、課程體系監督體系以及激勵機制等方面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1.大多數研究生對研究生的動機不明確,理論基礎不扎實,培養創新能力的意識也較為缺乏。大多數學生是迫于就業壓力或跟風考研,又或是為了提高學歷,從而選擇深造,致使他們的學習動機不明確。他們對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職業生涯規劃缺乏正確的認識,僅僅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學歷,對研究生期間的理論學習和科研素養不重視。
2.學生思維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被固化,研究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被限制。九年義務教育加上高中的學習,因為都屬于應試教育,在思維創新能力上對學生的要求也低,學生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的重要性上得不到充足的認識,久而久之,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上更傾向于固化的思維,研究生階段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被大大制約。
3.研究生學科知識單一,缺乏對跨學科知識的認知。跨學科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研究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研究生缺乏跨學科學習,尤其是文、理學科的交叉學習。通過跨學科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新的思維方式,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1.在研究生課程方面,首先是課程內容。一是大部分研究生課程內容存在滯后性,課程內容主要是深化和拓展本科教學內容。缺乏前沿性和應用性的內容,理論知識與實踐不能緊密結合。二是教學模式問題。我國許多大學仍然存在本科教學的問題,一些教師在研究生課堂上仍然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忽視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在學術氛圍方面,目前學校和培訓單位將組織各種形式的學術講座。有些學生對講座有濃厚的興趣。也有不少學生對學術講座不熱情,與他們自身的自覺性密切相關。學術講座的內容不符合學生的需要,這也是學術講座參與率低的主要原因。
3.在導師指導方面,導師自身的創新意識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導師通過言傳身教,可以提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并且在學生進行科研訓練方面能夠進行專業的指導。但是目前導師在指導學生方面表現出來的能力參差不齊,有的導師甚至從不關心學生的科研學術情況,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更無從說起。
4.在研究生評價機制方面,目前研究生培養最重要的環節是畢業學位論文的撰寫,部分高校為減少學術不端現象,對于學生研究生期間小論文不做任何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學生進行科研訓練的積極性。除此,各高校都會有獎學金的制度來激勵學生進行學術科研,但是這樣的機制也催生了很多學術不端的行為產生,買賣論文的現象也頻頻出現。
1.端正研究生學習動機,加強對剛入學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打消其“僅僅為了提高學歷”的錯誤意識,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研究生教育意識;另外,關注研究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溝通,讓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斷加強學生對于創新能力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度,提高其思想覺悟。
2.研究生要轉變觀念,不能把應試教育的目標作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目標,在針對具體的問題上,注重自身思考能力的提升,并經常與同學及導師進行交流,在學術討論、思想碰撞的過程中體驗樂趣;在學習和科研方面,不能僅僅依靠導師,轉變觀念,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
3.注重交叉學科的學習,跨學科學習不應局限于專業,尤其是文科類的研究生,學科交叉和融合已經成為大趨勢,且學科交叉更能體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研究生課程上,可以選修其他相關院系的課程,從而為自己的學習和學術提供理論基礎,提升自身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即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1.在課程方面,研究生的教學應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方面應該明顯區別于中學及大學,尤其是在課堂角色轉換上,且課程設置應緊密結合學生的需求、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面有,在疫情爆發后,在線教育平臺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不少高校也采用線上教學的方式,除此之外,學校可以開設其他的課程或者與其他高校聯合開設課程,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為學生創造交叉學科的學習機會。
2.重視營造良好的學術及學習的氛圍。學生更傾向于參加學術報告、講座、論壇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根據研究生的實際情況,積極組織學術講座和論壇,鼓勵學生參與學術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術交流機會和平臺,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與此同時,為學生創造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的便利條件,從而使他們接觸到各類新穎的學術觀點,開闊學術視野,通過不斷的交流,了解到本專業最新的研究前沿及研究進展。
3.在導師指導方面。首先,加強導師責任感的培訓,使導師重視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導師加強與學生的日常交流和溝通,并通過言傳身教,發揮自身積極的示范作用,導師的示范對研究生具有很好的榜樣作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對學術科研工作的熱情,同時,導師要在研究生論文寫作等方面提供專業的指導意見。
4.完善研究生評價機制。首先,從評價指標來看,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應將“創新”作為鼓勵研究生開展科研創新的重要指標。其次,從評價方法上,應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同時,還要考慮相關協作單位的評價意見,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最后,從評價周期的角度,根據不同科研項目的特點,建立不同的評價周期。其中,對于研究周期較長的項目,應增加中期考核,實現對項目進度的監督。
如何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是高校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問題。要始終把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放在首位,積極調動研究生和導師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推進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不斷探索新路徑,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充分發揮高校培養創新人才的作用,促進研究生教育不斷適應黨和國家的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