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江霞
(北京印刷學院新媒體學院,北京 102600)
20 世紀90 年代,隨著科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靶畔r代”“計算機時代”“數字時代”也拉開了相應的帷幕。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由傳統的手繪、雕塑等方式轉變為當今的數字化(如圖像、三維動畫等)表現形式,這種新的表現形式不斷影響人們的審美標準,進而影響藝術設計師們的藝術表現形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較為重要的途徑。新媒體技術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在模擬虛擬現實環境的同時,還能還原真實的現實環境。此外,新媒體技術是一項包容性很強的技術,它能將兩個差別很大的元素組合起來,從而構建出新的事物。
麥克盧漢曾提出“媒介即訊息”,媒介技術的進步推動社會的發展與變革。因此,新媒體的發展方向將由傳統的以傳播者為中心轉化為以受眾為中心,新媒體將成為集公共傳播、信息、服務、文化娛樂、交流互動于一體的多媒體信息終端。依據拉斯韋爾的“五W”模式,概括新媒體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傳播者多樣化:傳統模擬方式需要占用較大的電磁頻譜空間,數字化方式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數字化方式的出現,使藝術作品更加大眾化,從而增加傳播者的多樣化。(二)傳播內容海量化:相比較以往,其傳播內容更多、更豐富。(三)傳播渠道交互化:傳播的渠道多種多樣,相互交叉進行。 (四)受傳者個性化:其接受者更加個性化,表現在能提供更多的內容供不同的個體選擇。(五)傳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相應的新媒體技術,對用戶的使用情況進行及時的跟蹤和分析,更好的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推送。
藝術來源于生活,它與生活的各個領域密不可分。通過新媒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更有利于豐富藝術領域的文化內涵。因此,需要平衡新媒體技術和藝術設計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需將新媒體技術有機融合到藝術領域從而體現藝術的特殊功能。藝術發展本質上是審美標準不斷更新和發展的過程。在傳統的藝術發展過程中,盡管藝術家們深入探索,但也只能簡單的改變藝術發展的形式和研發技巧,并不能很好地拓寬藝術發展的領域和更好的發展藝術設計。新媒體技術的出現無疑拓寬了傳統藝術設計發展領域,既能有效提高藝術設計的效率,又能不斷地豐富藝術設計地內涵。新媒體藝術作品的發展需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需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不斷考慮人的思想情感,需要技術和藝術有機結合。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已經慢慢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藝術設計的發展應該以滿足人類社會的發展標準和要求為出發點,通過不斷與新媒體技術的創新和融合,將藝術創作與新媒體技術融合成一種新的互動交流方式。
(一)豐富藝術形式,拓寬表現形式。傳統的藝術發展因技術缺陷無法完全呈現創作背景下的各種元素,這也就直接導致無法將更多的細節傳遞給體驗者。隨著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一些在傳統藝術中無法表現的元素可通過新媒體技術來實現渲染融合,并將更加接近真實環境的藝術環境呈現給藝術體驗者。例如: 在影像技術領域中,可通過新媒體技術將一些虛擬場景完整的展現出來,從而解決傳統藝術只能體現平面的色彩等問題。藝術創作者可借助新媒體技術不斷開拓自己的思維,更加準確的把握藝術創作中的細節,將復雜的藝術作品清晰的呈現出來,從而為藝術體驗者充分展現藝術作品所要傳遞的思想內涵等信息。
(二)新媒體技術,加強藝術設計的互動與交流。傳統的藝術傳播缺乏相對統一的標準,體現為表現形式較為單一,傳播途徑較為狹窄等特點。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不僅拓寬了藝術創作的傳播形式,而且也為藝術作品增添了更多的元素,加強與藝術作品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更容易得到藝術鑒賞者的接受和認可。新媒體技術能夠幫助藝術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不損失藝術原有特色,并不斷縮短藝術與現實的距離,讓藝術作品與觀眾直接進行語言交流,從而有效地提高藝術的傳播速度。
(三)有利于提升藝術作品的創新形式。在藝術創作者的創作過程中,將新媒體技術與藝術表現形式完美融合;與不同類別的傳統藝術相結合,創作出更加具有藝術代表性的作品。
(四)有利于提高藝術創作的質量和效果。藝術創作是一個不斷積累,并在積累中不斷找尋靈感的過程。隨著新媒體技術應用的發展,可以縮短創作過程中搜尋素材的時間,將傳統的創作過程所需的素材搜尋的時間縮短,極大地提升了創作的效率。雖然在創作過程中所需時間相對縮短,但是確有效地提高了藝術創作的質量和效果,進而不斷豐富藝術設計的內涵。
在科技水平不斷更新的時代,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必將帶動藝術設計的發展,新媒體藝術作品必將大放異彩。新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雖然它有著傳統創造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它仍然存在許多技術上限制,這就需要技術開發人員不斷完善技術上的限制,藝術創作者不斷熟悉和運用新媒體技術,這樣才能更好的呈現符合當今時代發展潮流的作品。新媒體技術必將對未來藝術設計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新媒體技術與藝術設計相結合的發展道路一定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