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
(成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9)
2018 年5 月,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大學時對廣大青年提出了四點希望,要求廣大青年“要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要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要知行合一、做實干家”“要求真學問、練真本領”。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人,我們應該積極地擔起時代大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而努力奮斗,我們應該以學生思想政治現狀為切入點,以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遵循,認清目前學生的道德水平與高校德育培養目標之間的差距,要深入踐行高校立德樹人工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進入立德樹人工作中去。
立德”就是堅持德育先,創建德業,即強調道德養成,以德立行,以德立志,以德立功,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染人、激勵人;“樹人”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培育有用之人,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從而實現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三有人才的目標?!傲⒌隆焙汀皹淙恕倍呔o密相連、不可分割,“立德”是“樹人”的前提基礎,“樹人”是“立德”的最終目標。
在《辭海》中,價值觀的定義為關于價值的一定信念、傾向、主張和態度的系統觀點。核心則是中心或者事物之間的主要部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人民對美好社會的向往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每一個公民積極做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準則。這三個層面的核心要義,相互之間內在融貫一體,有利的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了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思想基礎,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十八大報告指出,青年人更應該具有優良品德,在高校廣為宣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立德樹人的同時,我們也需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包含了對于個人的方面,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應該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品德,凝聚中國力量。
中國是有56 個民族的大國,如何形成強大的凝聚力,這是關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前景與命運的重大問題,鞏固全黨全國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激勵和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際上的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和國內價值觀念的多元并存,伴隨著全球化、網絡化、數字化、市場經濟、商業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活動和價值判斷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和多樣性進一步增強,這就需要我們相互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方針。在高校中堅持以德育人,將優秀良好品德灌輸到廣大青年學生學習中去,并且也應該在這灌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廣大青年學生們需要努力朝著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三有青年”方向而不斷努力奮斗。
總書記說,“為什么要對青年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問題,是因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睂Υ?,總書記還做了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顆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新時代青年,我們需要不斷創新教育理論,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引領立德樹人工作,并且也需要強調教師的育人教人的作用,讓教師在德育實踐中強化立德樹人,不斷給青年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年應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樹立好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基本遵循,并且將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相結合,進而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的影響,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西方思潮、生活方式、價值理念通過不同方式滲透,可謂無孔不入,使得核心價值觀念受到挑戰?;A教育階段樹立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奮斗精神等優良傳統受到腐蝕和西化。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養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對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加多元,民主意識、法治思維、公平原則、正義感、安全需要等,都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影響。
網絡時代的到來,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帶來了新的課題。網絡已然成為當代高校學生的“生活必需品”,新聞資源了解的主渠道,社交媒介的主陣地,消費娛樂的主戰場。在帶來便利的同時,西方敵對勢力運用多種手段宣揚他們的價值觀,企圖通過潛移默化地方式影響青年一代,愚弄大眾,在意識形勢領域大做文章。加之,青年一代價值觀尚未固化定型,明辨是非能力弱很容易受蠱惑,迷了心竅遮了雙眼。
教育的主體水平參差不齊,有的理論素養不高,鉆石不深,無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外延講透講實;有的方式不得當,滿足于低層次的照本宣科,形式大于內容;有的師范效果不明顯,講道理的人不按道理去做。其次是教育對象水平參差不齊,受認識能力、成長環境和地域差異的影響,教育對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受程度各異,對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要義認識不夠。
總書記曾說過:“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薄案粡姟⒚裰?、文明、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上的集中體現,這是我們千百年來仁人志士所求的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我們要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遠大目標,就需要把“立德樹人”當作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
高校應該把青年培養成為新時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三有青年”,首先我們應該教育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于中國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當中去,先樹立國家之德,在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青年應該積極勇敢地肩負時代賦予的職責,不僅要實現社會價值,同時也要自我價值。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就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源源不斷地強大力量。中國夢首先是國家的夢,其次是民族的夢,同時也是青年自己的夢,每一個新時代的青年都應該具有該時代所特有的時代精神,青年是新時代的青年,是有理想、有夢想、有追求的一代人,所以,青年應該將國家的、民族的和個人的夢想相結合在一起,在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也會逐漸地將自我價值在這實踐中慢慢實現。
立國家之德,樹新時代青年。高校要讓廣大青年同志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他們知道個人理想是離不開社會理想的,離開社會理想的個人理想是很空洞的,是缺乏遠大追求的理想;同時社會理想也是有無數個個人理想組合而成的,社會理想的實現需要每一個人合力來完成。個人理想的實現應與社會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這樣就會使得個人理想逐漸變得更具有現實意義,而不是空洞的,任何個人理想的實現都應該先以國家的、民族的理想優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是中華民族的振興夢,也是新時代青年的成才夢。青春只有在奉獻中才能熠熠生輝、光芒萬丈,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和國家的偉大事業當中去,新時代青年的人生才會更加豐富多彩,這樣的人生才會更具有價值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上的集中表現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社會的極大追求和憧憬,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同時,這也是對每個青年的價值導向,大家都應該去遵守和踐行。
新時代青年必須是追求自由的青年。要培育新青年,必須通過教育引導的方式讓其明白自由的真諦。在現如今的社會中,每個人的自由都不是絕對的完全自由,都是被一定的條條框框所限制的有界限的自由,這種界限就是法律,法律所禁止的事項,就是所有人都不能觸碰的警戒線,法律是用來維持現實世界秩序的強有力工具,使得公民的權力得以保護不受侵害。因此,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享有自由權利,真正自由的人就是遵守秩序、遵守規則的人,當一個人真正做到隨心所欲并且自我意志和法律意志達到高度統一后,就會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人。
新時代青年必須是追求平等的青年。要培育新青年,必須通過教育引導使其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平等。馬克思、恩格斯在《資本論》中曾指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最基本的區別,就在于社會主義是通過發展生產力來消除社會不平等,而資本主義的弊端,就是發展所造成的日益強化的社會不平等?!盵4]中國共產黨是以人民為基礎的政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能忘卻讓最廣大人民群眾達到共同富裕。新時代青年要深刻地理解這個“平等”,此“平等”并非是取消社會差異性、實行平均主義,而是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的公共產品,滿足全體人民的基本需求,以夯實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共識。
新時代青年必須是追求公正的青年。要培育新青年,必須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其明白,公正是人與人之間的公正,秦王李世民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至理名言,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永續發展的法寶就是民心向背。因此,作為社會主義大國,我國就是會時刻關注人民利益,凡是涉及到侵害人民利益的,中央調控手段就會強硬到底。今年國家對民營企業的優惠政策,可謂是強力助推,要發展國有制企業的同時也要發展民營企業,大力支持創新創業,將青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給他們注入新的活力,讓其感受到社會和國家的公正。
新時代青年必須是遵法守法的青年。要培育新青年,必須通過輿論宣傳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社會是一個有法律規范著的有形社會。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家和社會必須是在法律范圍內運行,作為社會一員的新青年,必定是一個知法遵法手法的人。新時代青年需要經受過法律知識的澆灌,才能更好地茁壯成長,青年要主動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律意識,鍛煉法律思維,使自己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新青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集中表現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對個人的期望,是個人品德的基本方面。青年時刻都不能忘記這八個大字,時刻都要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前進,不斷增強自身的個人品德修養。
有公民之德的青年是具有愛國精神的青年。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和中華兒女的心中,愛國主義是在歷史長河中日積月累的對自己祖國深厚的情感,同時也是對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認同。愛國主義是具有很強大的精神力量,抗日民族英雄不畏強權,不畏戰爭的困苦,依然頑強抗戰,他們的英雄事跡不知振奮了多少中華兒女的那顆愛國之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的愛國就是要強化個人知識文化素質和精神素質,多多學習古往今來的英雄偉人事跡,讓他們成為我們心中報效祖國的那團火焰,熊熊火焰不斷燃燒,讓我們的愛國之心永不停止跳動。
有公民之德的青年是具有敬業精神的青年。敬業精神是在社會工作中占據這重要的位置,這會體現出員工在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勤奮努力的一種態度。我們需要不斷教育引導青年去做到,敬業并非是要求一個人非要達到管理者的位置,敬業其實也有即使是一份平凡普通的工作,一個人都能安安分分地完成,因為正如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一樣,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迸發出許多無名英雄,他們的事跡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我們,讓我們有更多的激情去做自己分內的工作,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更有余力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有公民之德的青年是具有誠信美德的青年。眾所周知,誠信是一個人安生立命之本,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政無信必頹。國家會因守誠信而興盛,社會也會因守誠信而強大,個人也會因守誠信而廣結良緣。作為青年一代,必須是誠實守信之人,我們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教化他們,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斷提高自我誠信修養,從而造福于社會。
有公民之德的青年是具有友善美德的青年?!兜赖陆洝吩峒斑^“上善若水”,說高尚品德像水一樣,滋潤著萬事萬物,最接近“道”,如今倡導的友善美德,主要是指親密友好,樂善待人。在社會中,我們要不遺余力地幫助那些處于艱難困境的大眾,相互幫助,睦鄰友好,大家共同來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需要將友善美德廣傳,并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言語和行動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時代新人應心懷善意,不必錙銖必較,寬容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