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雪鑫
(赤峰商貿物流城管理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 赤峰 024000)
企業通過稅務籌劃時,結合有關優惠政策合理調整企業產業結構,對企業產品進行改良,通過相應投資使企業經濟效益更大。企業稅務籌劃不但減輕了企業稅務負擔,同時使由于稅務工作造成的企業束縛減輕。企業在稅務籌劃過程中對國家稅收政策能夠更加熟悉,基于國家政策的宏觀調控,優化企業產業結構,推動企業發展。
企業稅務籌劃一方面可以對經濟效益進行獲取,另一方面有助于健全我國有關的稅務條件。企業稅務籌劃時,需要在具體的稅務條例下實施。稅務條例只有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才能夠發現其不足的地方并進行改善,從而稅務條例更加完善。
自2013 年以來,國家相繼進行了多項財稅改革,增加了對企業的稅收優惠,企業自然會有更多的稅務問題以及稅務優惠籌劃空間。國家稅務總局和地方稅務局合并后,納稅人信息得到了整合,通過“金稅三期”等系統,強化了稅收電子信息系統的征管功能,強化納稅人的綜合稅務業務監控功能,完善處理偷稅漏稅等稅務違法問題的技術手段。企業管理者和財務會計人員應直面改革,有針對性地處理改革,調整內部管理及規范化操作。2018 年,為了更好地發揮財政稅收制度的引導作用,國家先后頒布了《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等一系列新的稅法及實施細則,旨在引導企業可持續性發展,降低企業稅負,完善征管漏洞。企業在新的制度環境下,如何合法合理做好納稅籌劃,降低稅負支出,對于其生存與發展來說十分重要。
市場經濟體制下,會計準則具有強制性的特點,其執行需要剛性,而稅法是具有引導性的,給予企業合理的操作空間。這兩者之間不能相互協調,所以應保持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以實現與國際接軌,為企業在更大市場上參與競爭提供助力。現行的會計準則中也有涉稅業務如增值稅的會計處理,這種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結合的工作模式,雖然能夠縮小時間性差異與永久性差異,但并不具有合理性,容易造成實際成本模糊的問題,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可比性。稅法與會計準則體現的經濟關系不同,服務的目標也不同,會計準則與企業所得稅、資源稅、消費稅的差異日趨復雜,差距也不斷拉大,為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提供了依據。
稅收籌劃是納稅人在稅法范圍內,為減輕稅收負擔,實現稅收零風險,對企業經營、投資、融資、組織、交易等活動進行預先安排的過程。這與避稅有本質區別。避稅是合理的、非法的,但稅收籌劃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合理運作的。因為在稅收籌劃實踐中,必須確保商務合同、發票、收支三者的統一,即“貨物、勞務及應稅服務流”“資金流”“發票流”三流合一,尤其是合同等法定文件的合法性。如果法律(法定)文件準備不充分,無論相關的會計文件和稅務文件多么準確,都會存在法律和稅務風險。
隨著現階段國家金稅三期的實施,稅務局將對企業進行更加嚴格的檢查。企業稅收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經營者的稅收觀念,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的稅收風險和稅收負擔。企業應該改變稅務局與企業相對立的觀念,與稅務局及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溝通。隨著我國稅收征管越來越程序化、規范化、法制化,企業應更多地了解稅務局對企業的稽查方法,積極準備和接受稅務機關的專項、綜合性稽查,以提高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
稅務會計是掌握國家稅收基本法律知識,熟悉財務制度,計劃和管理企業稅收的專業人員。企業經營者應當重視稅務籌劃的重要價值,加強內部組織結構設置,以充分發揮稅務會計的職能作用,不斷提升自身的稅務管理水平。企業設立稅務會計相關崗位,盡量將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分開,并安排專業人員做專業的事情,通過稅務會計崗位的人員安排與工作安排,以更好地處理與稅務有關的問題。
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球一體化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為了支持企業持續發展,我國的財稅政策也在不斷調整,以發揮對實體經濟的導向性作用。企業根據稅收政策,進行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已成為降低稅負開支,實現更大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