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裕梅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兩罾鄉人民政府,重慶 酉陽 409800)
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增加農村人民的收入來源,保障人民充分享受黨的發展成果。這體現了我國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這也黨是關心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舉措。在當前,鄉村振興戰略已經逐步開始實施,未來還將惠及更多的人民百姓。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發展,城市經濟發展速度高于農村,農村的人們開始進入城市,使得農村的勞動力變得越來越少。這對我國農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加之我國農業產業結構本身比較薄弱,常年出現自然災害等,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使得農業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糧食產量在不斷地下降。
長期以來,政府的基礎設施投資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區,對城市的投資比例遠高于農村。導致農村的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文化建設不足,因此農村的公共事業發展速度慢,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農村的教育投資力度也是遠遠低于城市的,教師力量也是很薄弱的。在醫療方面,農村也是落后于城市水平的,醫療福利制度無法惠及農村,民生福祉層面也具有很大差距。城市和農村的差距越拉越大,發展不平衡是一大趨勢,因此解決農村和城市差距問題成為了當前首要重點。
在重慶市的十三五規劃當中,要在農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方面全面實現突破: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構建起適應山區現代農業發展的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等。
酉陽縣位于重慶市東南部,全縣地形起伏較大,不平坦,但是適合發展山區特色農業。2019 年,酉陽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超57 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約30 億元,;林業總產值約5.6 億元;牧業總產值約21 億元;漁業總產值約0.6 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約0.65億元。至2019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約14萬公頃;糧食作物、油料播種面積均超過了5 萬公頃;煙葉、蔬菜、茶園、園林果園等均實現高產。
在新時代下,要想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必要將城市的發展之路和農村的發展結合起來,保障工人和農民的基本福祉和權益,將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不能因為發展一方而放棄了另外一方。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就需要大力地解決城市和農村發展不均衡的現象,發現制約農村發展的因素,減小其發展的差距,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這樣有利于體現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進性,最終有利于實現民族的繁榮,提高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
農村依舊要將土地歸為農民所有,堅持家庭承包責任制度,并且不斷地創新,堅持穩定在農村的各項經濟制度,保障農村農民的權益,不斷鞏固農村的經濟建設。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的農業關系發生了改變,土地承包權主體同經營主體變得不一樣。這樣的變化對于鞏固我國農村現有的經濟制度建設具有一定的挑戰,這也使得黨中央的土地政策發生了一定的轉變,但依舊保證了農村經濟的基礎,有利于實現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加強生態建設是當前農村發展的重要戰略,這樣有利于良好的生態平衡,形成經濟發展和生態相互協調的機制。在農村有著很多的自然風光,所以可以建設美麗鄉村,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在進一步總結建設美麗鄉村的經驗,完善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方法,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促進落實農村生態發展,還能帶動一定的旅游產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加強農村的環境污染的整治,高度重視保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地解決農村的生活垃圾水,完善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實現農業的循環有效使用,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1.實現農業數字化和可視化
加快建立涵蓋農業資源,農村產業,生產管理,產品質量,農業機械設備和農村治理的數據庫。利用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和遙感技術整合空間數據,獲取耕地資源,漁業水資源,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化農業園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特色鮮明的農業村莊,生產經營實體,村莊分布等數據。地圖存儲在數據庫中,使農業和農村資源數據立體化。通過集成的農業調度系統,現場定點監控系統,集成的遙感信息,無人機觀測和地面傳感器網絡,可以建立農作物的空間分布。通過農作物的空間分布,重大自然災害和其他動態空間圖,形成了一個一體化的全域地理信息圖,為農業生產和管理的科學指導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2.推動數字農業技術創新
農業信息技術是數字農業發展的關鍵支持。未來依靠農業科學院和大學等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來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企業作為創新主題的作用,促進數字農業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并著重于先進技術和核心技術。為了提高對關鍵技術的了解和研發,精確操作和智能決策的數字化管理,智能設備的變量修改和應用,農產品的靈活處理,區塊鏈等技術,3S 加速,智能識別,模型仿真,智能控制和其他軟件和硬件產品數字農業的綜合應用,了解數字農業技術標準和規范體系的建立,數字農業技術創新以及應用服務系統的持續改進。
綜上所述,重慶多山地、丘陵,酉陽更是如此,要想實現當地的農業鄉村振興,還需要借助現代先進的農業發展理念及措施,注重農業數字化的實現,從而實現農業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