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翠竹園小學,湖南 永州 425000)
小學是打好朗讀能力基礎的關鍵時期,語文作為培養小學生朗讀能力的主要科目,需要被充分重視起來。其實,在教學中大家都意識到了朗讀的重要性,只是重視的力度還不夠,大多老師只要求學生讀正確、讀流利即可,而極少要求學生讀出意、讀出情、讀出味,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制定合理可行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施展,切實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只有這樣,小學生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知識、學會表達,進而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那么,如何強化朗讀訓練,更加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呢?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朗讀行為,需要建立在識字、識拼音基礎上,生字和拼音是構成朗讀這一行為的重要因素,更是培養朗讀能力的基礎,教師可以從這些基礎入手,為日后培養、提升小學生朗讀能力做好準備。語文教師要加強生字、拼音方面的教學力度,牢抓小學生的生字、拼音作業,引導與鼓勵小學生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避免因為生字和拼音方面的原因阻礙課文朗讀。同時,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養成不恥下問的好習慣,在查閱字典不能解決問題時,要積極尋求教師的幫助,進一步積累生字、拼音方面的知識,保障朗讀進行的順利。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適當的在學生課后作業中加入課外閱讀內容,為小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并對朗讀設定一些要求,和學生家長建立良好溝通,切實在家長的監督下督促小學生更好地完成朗讀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起到課堂教師不能起到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興趣的作用,積極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將學生的被動朗讀轉變為主動朗讀,只有這樣,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才能更快、更有效。要想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小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就需要了解小學生的日常興趣在哪里,切實將朗讀興趣與日常興趣相結合,做到“愛屋及烏”,做到“興趣轉移”。如小學生喜歡聽故事,語文教師就可以事先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小學生進行講述教材內容,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并在小學生好奇心達到高潮時,設置懸念,引導小學生自行朗讀獲悉接下來的故事發展,這個時候的小學生,會帶著極大的興趣、濃厚的好奇心投入到朗讀中去,有利于小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有利于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如果小學生喜歡聽兒歌,語文教師就可以在網絡中搜尋與朗讀內容相關的童謠、兒歌,為朗讀營造恰當情景,并充當朗讀的伴奏,切實調動起小學生的朗讀熱情。不管何種方法,都可以進行嘗試,但這些是建立在對小學生深入了解的前提上,需要語文教師與小學生建立親密無間的關系,并不斷地在交流、互動中加深對學生興趣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為精準地抓住小學生日常喜好,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日常興趣與朗讀興趣巧妙相結合。小學生朗讀興趣培養起來,朗讀能力的培養也便不再吃力。
朗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大量時間作為支撐,因此,語文教師要盡可能的在課堂教學中保留較多時間,用于小學生朗讀。在40分鐘的課堂時間中,朗讀時間可占據5-10分鐘,這個時間需要語文教師來進行拿捏,在課堂教學要點為數不多的時候,朗讀時間還可適當延長。在充裕的時間下,小學生可以盡情地進行朗讀,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開展各式各樣的朗讀活動,以此來豐富朗讀教學,以此來加強朗讀能力培養成效。如競賽性質的朗讀活動,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進行個人朗讀和集體朗讀,利用小學生強烈的勝負欲,將朗讀推向高潮,切實加大朗讀能力培養力度。還可以開展朗讀表演活動,在朗讀中進行相對應的表演,切實提高小學生對朗讀的重視程度,對于加深小學生對朗讀內容的理解能力有著較好推動作用。除了這兩項活動,語文教師還可以別出心裁地開展其他活動,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學生朗讀成效,只要活動合情合理,都可以被采納、被應用。
在小學生朗讀不規范、不正確的時候,語文教師要及時提出并讓小學生更正,恰當的時候,語文教師還可以親自示范,引導小學生進行繪聲繪色地朗讀,喚醒小學生的朗讀欲望。此外,語文教師還需要學會提要求,比如朗讀要有感情、節奏要舒緩等等,協助學生明確朗讀方向。同時,語文教師還要從字句發音、朗讀連貫性、感情等諸多方面,進行全方位評價,肯定學生的朗讀優勢,也要及時對學生朗讀中的不足提出建議,有利于小學生更好的培養朗讀能力。
總之,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十分有必要且有意義的,朗讀不僅可以讓學生養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學習習慣,還能更好地體會文字背后作者的真實情感,與作者深層對話,達到共鳴,其效果是立竿見影的。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課堂開展朗讀教學,并采取合理手段,去激發小學生的朗讀欲望、朗讀熱情,必要時候還可以利用小學生的興趣及好奇心,加大朗讀教學力度、提高小學生朗讀效果,切實為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做出積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