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二中,江西 高安 330800)
(一)本文對學校三年來在校學生上體育課、課外活動傷害事故調查、分析,了解學生體育運動中傷害事故的因素,在今后體育教學中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體育鍛煉事故的發(fā)生。
(二)運動傷害事故的發(fā)生率,對全校26個班級1174名學生問卷調查,在校學生不同程度共發(fā)生傷害事故112人次,其中體育課及課外活動傷害事故86人次,占傷害事故總數76.7%,有的學生重復發(fā)生傷害事故,從學生發(fā)生傷害部位看,踝關節(jié)發(fā)病率最高,學生受傷率達34.9%,以下依次為手腕骨折、損傷達26.7%,皮膚破裂達24.4%,肘關節(jié)達21%,肩關節(jié)達9.3%,膝關節(jié)達6.9%,門牙磕掉達4.7%,腰部受傷達3.4%,從被調查學生運動傷害事故診斷結果。
(三)受傷因素分析:從以上調查中不難發(fā)現教師課堂中如何抓好安全意識認識不足,思想上沒有高度重視在學生活動中為產生哪些事故因素,例如:準備活動不重視實效性差,課堂組織不合理,技能技巧教學不科學,教材按排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在教學過程沒有做到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的規(guī)律性,沒有掌握一年四季的氣候對學生動靜變化規(guī)律性,體育鍛煉中服裝鞋子、個人行為、身心狀態(tài)、教學組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符合人體運動的生理規(guī)律,不能使機能的工作運行保持在良好的運動狀態(tài)下參加體育鍛煉,以上各種因素都要導致各種各樣的小學生的傷害事故發(fā)生,這些傷害往往嚴重影響學生身體健康成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每一位教師必須認清當前傷害的危害性,關注在校學生活動的每項環(huán)節(jié),也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通過案例分析尋找運動傷害的原因,采取針對性地提出預防運動傷害的措施。
(一)提高教師思想認識
教師人人學習學校安全管理條例,提高教師組織學生體育活動安全意識,培訓教師上體育、活動課如何預防學生傷害事故發(fā)生,預測學生運動創(chuàng)傷的可能性,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教師必須懂得如何進行個體預防知識,上課中分教材內容講解并及時提醒可能要發(fā)生學生哪些傷害事故,每一名教師清楚知道哪些體育運動項目有一定的危險性,教師必須認真學習身體如何運動知識,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基本能力訓練,運動技能培訓,以提高各項基本素質為主體,同時加強體育保健常識和自我保護知識教學,在這基礎上合理安排各項運動的練習,使學生在力量、速度、柔韌、靈敏、耐力、放松能力等方面全面發(fā)展。
(二)重視課前準備活動
加強易受傷部位的保護與準備活動的預防,準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人身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使人身達到積極的運動狀態(tài),通過各個關節(jié)肌肉的活動加速血液循環(huán),增加關節(jié)肌肉的力量和彈性,準備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化,趣味化,科學化,符合當節(jié)體育課內容的需要,防止運動中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三)加強體育運動的技術性教學
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某一項目運動技術錯誤練習直接導致身體傷害的發(fā)生,這是教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運動方法重要課題,因此教師應多化一些時間對學生體育運動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和練習,在課堂教學中每項體育運動都有它的特點和運動方法,教師必須清楚運動過程動作要領,有意識地強調運作的重點、難點,并通過掛圖、幻燈、錄象和正確的教師示范以及必要的分析,確保學生正確的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只有這樣在運動中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四)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
學生在運動中快樂當一定的狀態(tài)下,自己忘掉了某些運動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教師必須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活動,調整學生的運動方式,否則學生很肯能就要造成受傷,只有人人在思想重視起來,才能提高對運動受傷的預判能力,可以減少事故的發(fā)生。
(五)氣候變化帶來學生傷害事故的規(guī)律性
學生在校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使學生運動受傷不同階段的發(fā)病率,根據調查學生發(fā)病高峰期有二個階段,每年上半年四至五月份——下半年十月至十一月份為多發(fā)階段,發(fā)病率達到60%左右,氣候溫度適宜運動的時候是最為發(fā)生傷害事故因素,也應注意夏天溫度過高易引起疲勞和中暑,冬天氣溫過低易導致肌肉僵硬,身體運動協(xié)調性差,身體各部位關節(jié)和肌肉受傷,以上幾點有不符合小學生運動方式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事故的發(fā)生,作為教師必須考濾課堂教學中組織內容是否為發(fā)生哪些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學生為出現哪些受傷問題。
(六)加強場地器材的管理與改造
經常維護和檢查各種運動器材與設施,對學生在活動有危險性的場地的器材及時改造和調換,室外設施的牢固性經常檢查和維修,對日常使用的器材及時修理、擺設整齊,學生所穿服裝是否符合運動要求,學生隨身是否帶有危險尖銳物品等,對學校場地器材管理辦法進行墻上公布,做到人人知道場地器材保管的重要性,保證體育課、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主動預防比出現傷害事故后的治療更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