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閬中師范學校,四川 南充 637400)
通過對當前中職歷史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沒有真正建立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其學習都是處在一個被動的狀態下。這是因為教師在中職歷史教學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只是自顧自的進行知識講授,而學生只是在課堂上單純的聽,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不僅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還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在教學中真正預留給學生的時間相對較少,這就導致學生始終處于一個被動學習的狀態,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積極性,還不利于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導致中職歷史教學效率相對較低。同時,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也缺乏一有效的溝通,這就致使在歷史課程教學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沒有有效體現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特性,更不利于學生的專業能力發展。
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技術的應用較為普遍,信息技術與多媒體設備的協調應用,為教育領域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良性支持。對中職院校歷史課堂教學來說,情感體驗教學的應用,要注重信息技術應用價值的發揮,在中職歷史課堂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得到深化,繼而促進中職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基于中職歷史課程教學需求出發,科學選擇教學工具和網絡設備,并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歷史課堂活動,規范開展題材采集、史料分析與點評等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就某一元素開展互動交流,對歷史史料和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并及時加以傳播,這就有助于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在濃厚的課堂氛圍中獲得優良的歷史學習體驗,并且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密切溝通,縮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令學生認可并接受教師,從而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課堂學習活動,對教師來說,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歷史學習情況,進而對中職歷史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優化調整,在多樣化歷史教育形式下,通過師生之間的協調互動,來順利推進中職歷史課堂教學,這對中職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教學“中國近代史”的過程中,為加深學生對內戰時期社會環境的理解,教師可引導學生課前對歷史知識進行預習,并運用信息技術來搜集《建國大業》相關影視資料,在中職歷史課堂上進行播放,并且要把握教學節奏,在學生觀看影視資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臺詞或者畫面等記錄下來,并說一說印象深刻的原因,并鼓勵學生之間就此展開討論,教師進行講評。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內戰相關史實形成一個獨有的認知,并能夠就政治協商、重慶談判等事件進行深入分析,將自己的見解發表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所學歷史知識能夠得到有效運用,并且能夠在無形中強化學生的歷史素養,促使學生深切感知到歷史的魅力,在濃厚的氛圍下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強化。可以說,教師通過情感體驗教學的運用,能夠為學生歷史意識的強化提供契機,促使學生的辯證思維得到強化,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構建相應的對話平臺,即雙方進行角色扮演,在相互間的對話中學生就會親身感受到歷史人物所面臨的困境,另外在對話中學生會充分發揮其創造性思維。這樣不僅可以學習到相應的歷史知識,而且也更加樂于參與到探究性教學的過程中。歷史課堂的氣氛就被調動起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更加積極,所取得的學習效果將更好。
結合中職學生的特性,很多學生都存在文化素養和能力不高的問題,很多學生都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在學習文化課學習上,還有著缺乏足夠耐心、恒心和意志力的特性,這也嚴重影響了中職歷史教學的效果。那么,教師在中職歷史教學中,就要保持先進的發展意識,學會靈活教學,積極設計相關的歷史活動課,以此逐步培養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信心。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組織問題搶答、比賽講歷史故事等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挑戰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結合多種歷史活動課的開展,有效豐富中職歷史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對于歷史以及專業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
職業認同感的確立是開展工作的必要前提,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心態與主動性,進而也會對整體的教學水平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不只是一項工作,它更是一種值得奮斗終身的事業,只有教師本身的心態積極正確,所教的學生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活躍起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在中職教育領域更是這個道理,也更加要求教師迫切建立起自身的職業認同感與歸屬感。
通過對本文的分析可知,由于當前中職歷史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導致其教學有效性相對較低。因此,為了提高其教學水平,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時既要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歷史情感體驗,又要在教學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既要利用歷史活動課不斷豐富學生的歷史學習內容,又要加強教師職業認同感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