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綠城實驗學校,河南 濮陽 457000)
音樂是小學生學習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喜愛音樂的習慣,我們就應該探究學生學習音樂時的心理變化,形成善于鼓勵學生、用積極的態(tài)度帶動學生的好習慣,從而促使學生的心理更加積極健康,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即達到學生熱愛學習的目的,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滿足感,快樂感,幸福感。基于積極心理學建設開放性音樂課堂,可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
(一)學生情緒感知能力差。課堂教學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但這種發(fā)展的前提是學生所表達出來的認知能力、情緒感知能力。學生不善于表達,缺乏情感感受,教師很難辨別出學生的認知能力。又如何達到良好的學生共同體課堂氛圍呢?只有合理運用積極心理學,課堂教學才能實現(xiàn)有效性和針對性。
(二)師生互動溝通能力差。在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很多都是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老師對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帶領學生總結,再讓學生按照老師教的比葫蘆畫瓢。師生互動少,溝通能力差,不利于學生對音樂課堂產(chǎn)生興趣,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得不到提高。
(一)合理利用多媒體,推動翻轉課堂
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翻轉課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構建積極樂觀的學生共同體,讓學生們在討論合作中完成學習工作。例如,在演唱歌曲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調(diào)控,在學生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提供資料,幫助學生解決節(jié)奏和旋律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在課堂構建中,教師則根據(jù)學生在演唱歌曲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合作、討論,在答疑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消化知識,完成歌曲的演唱;最后,在學生與老師不斷的交流和學習中落實推進課堂教學目標。
(二)合理運用積極教育心理學
在課堂上,教師要合理運用積極心理學知識指導學生。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在學生出錯時,要及時指出,并耐心細心地加以引導糾正。通過老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意識,也利于積極樂觀課堂氛圍的形成。獲得了老師的肯定,學生的自我觀念就會得到增強,自我價值更容易得到實現(xiàn),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強。
(三)營造積極樂觀、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感染,在日常教學行為中,老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積極樂觀、平等的環(huán)境來營造一種適合學生共同體交流的舒適氛圍。首先,創(chuàng)設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其次,教師要真誠地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積極樂觀、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下自由、快樂的學習成長。
(四)合理使用積極評價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心理實驗表明,周圍人的正向肯定會促進一個人的進步。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為學生搭建展示舞臺,及時對學生進行激勵反饋。樹立學生的自信,促進師生和諧關系,優(yōu)化學生共同體。學生得到老師的正向肯定越多,內(nèi)心的滿足感會驅動他們更好地投入課堂,增加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五)尊重學生感受,傾聽學生聲音
在課堂上做一個關心學生的傾聽者。主動聆聽學生內(nèi)心的聲音。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才能做到親其師,信其道,真正的愛上學習。教師要和藹可親,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向你傾訴自己的內(nèi)心。音樂教師還可以通過唱歌比賽等項目促進師生、生生交流。
(六)提問形式多樣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提問是課堂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實現(xiàn)學生共同體的必要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充分的利用圖片和課件中的細節(jié),對學生進行提問,用巧妙的語言帶動學生思考和探究這些細節(jié),使學生充分的理解內(nèi)容,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思維型和創(chuàng)新型問題,增強學生的思考力,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學習氛圍中。在提問中升華學生所學內(nèi)容,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思考,善于動腦的好習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帶著積極的教學觀念,把積極心理學知識運用到課堂管理和教學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構建積極樂觀的學生共同體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終身熱愛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