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浙江 杭州 310058)
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環境更為復雜,對大學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員投入更多的精力,但在當代大學生的管理工作中,一直采取較為落后的管理方式,對學生反映的部分情況不能進行及時處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當代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難度也在不斷增加,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在傳統工作方式的影響下,當代大學生的管理也較為落后,并未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更改,導致許多學生對大學管理工作的開展抱有消極的態度,出現問題也不會及時向教師尋求幫助。在較為落后的管理方式下,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生活水平,相反的會激發學生的叛逆心理與消極態度,對學校的管理工作不配合,不接受。此外,當代大學組織的管理工作缺乏相應的工作重點,無法對學生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導致大學生管理工作效率較低。
當代大學生組織的管理工作開展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直接關系著管理工作效率的是管理人員隊伍的年輕化帶來的經驗不足。在當代大部分高校中,對大學生組織進行管理工作的人員主要是剛工作不久的年輕專職輔導員,以及部分由其他工作人員擔任的兼職輔導員,管理隊伍普遍經驗較少,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和能力,部分兼職輔導員由于自身本職工作的要求,往往不能及時對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導致學生的消極情緒。而在當代大學組織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大學生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與工作經驗直接決定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雖然在部分高校中有一定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擔任輔導員,但由于這部分人數有限且一名輔導員帶領較多的學生開展學習管理工作,這就導致大學組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逐漸降低。面對較多的學生,專業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有效的開展管理工作,同時也由于較大的工作壓力與過多的工作量,管理教師缺乏時間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進而導致管理工作有效性下降,造成惡性循環。
大學生組織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教師進行監督,以保證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但在當代大學生組織中,許多教師對學生組織的管理評價較為寬松,甚至許多年輕教師默許大學生組織中一些不好的做法或是對一些做法的評判拿捏不準。大學生組織的管理也需要相應的激勵機制,需要教師制定詳細的獎懲制度,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組織給予肯定,對不按照規定開展的學生組織給予懲罰。在當代大學生組織的管理工作中也需要相應的獎懲制度,而在當代大部分高校中這一管理機制還未落實,許多大學生的管理工作缺乏監管和激勵,無法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起到相應的正向引導作用。在監督激勵機制不完善的管理環境中,學生經常忽視大學生組織管理的工作內容,進而導致當代大學生對組織管理工作的消極懈怠。
在當代大學生組織管理工作中,教師需要按照時代的變化與發展不斷更新管理的內容,對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也需要不斷使用新的工作方式,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陳舊的管理理念已經不適用于當代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管理方式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需求。管理者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不斷改進工作內容與工作形式,積極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與困難,同時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有利于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只有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與真實想法,才能在新的時代把握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將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為學生的發展進步提供幫助。單一化的管理方式需要轉變為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從多方面開展管理工作,全面關注當代大學生的自身發展。在以大學生為主的工作環境中,可以更大的獲得學生的認同感,提高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實現更進一步的發展與進步。
在監督大學生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同時管理者也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更好的服務大學生的管理工作。面對不斷更新的信息與管理方式,管理者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新的管理方式,將符合時代發展的管理方式應用到當代大學生管理工作中。學校也可以積極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培訓,減少教師的壓力,增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管理經驗。同時學校管理層也需要面向社會不斷吸取優秀的人才,將人才引入當代大學生管理工作中,積極調動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進步與發展。經驗豐富的教師可以幫助經驗較少的年輕教師開展大學生管理工作,在當代大學生管理工作開展中,需要增加相應的教師編制和不同類型的管理群體,以便于更好的服務大學生組織。
對學生進行全面合理的評價是直接調動管理工作有效進行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師需要積極調動學生對管理工作的興趣。對學生的監管制度可以良好的激勵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更方便教師對大學生進行管理。教師可以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組織干部進行表彰和宣傳,在學生中形成模范效應,以優秀學生干部的表現帶動其他學生群體,進而對學生組織進行規范和引領。同時,應加強學生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作用,在監管中促使學生正視自身的行為,從學生內部進行工作推動,進一步提高當代大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