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鈳靜 (浙江省余姚市馬渚鎮中心小學)
隨著音樂節目的不斷發展,戲歌也逐漸成為歌手競技的新型音樂形式。他們往往利用傳統戲曲元素與現代音樂特點來加以融合,以此開拓出傳統音樂新的發展路徑,這也為我國音樂文化的傳承帶來了重要的活力生機。其中《我是中國人》作為突出曲目,它能更好的展現出戲歌特有藝術美感,進而激起人們心中自豪之情。
戲歌即戲曲與歌曲的融合,它既包括借助戲曲經典橋段創作而來的歌曲形式,又包括保留戲曲部分唱段形式拓展而來的歌曲,以及利用戲曲方式演繹現代歌曲的形式。戲歌種類繁多如京歌、昆歌等,主要內涵有:(一)在現代歌詞中添加戲曲音樂元素而形成的戲歌如《說唱臉譜》等;(二)保留著戲曲經典橋段部分的戲歌如《新貴妃醉酒》等,將多種音樂風格自然的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曲目;(三)在歌曲基礎上實施戲曲處理,包括唱腔及節奏等方面如《但愿人長久》等。
1、精準的演繹與品讀。戲歌本身是傳統戲曲創新改革后的產物。因此,戲歌在演唱時具有戲曲與歌曲的雙重特點,易于流傳,其中有很多戲歌中蘊含的戲曲韻味較足,讓演唱者能夠真切的感受到其中戲曲所散發的魅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對戲歌中的每個音符、曲調進行細致的研究,這樣才能將戲歌演繹的更加活力四射、唱之有味。比如在《我是中國人》的精準演繹中,教師需從中找到一個準確的切入點開展教學活動,如板眼、音色、伴奏樂器單皮鼓與彈板、表現形式等等,然后再為學生提供一個規范的演藝流程。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戲歌的唱腔品讀方面,教師應當強化學生聆聽能力,尤其是唱腔迂回曲折之處、情感表達及高亢有力的拖腔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戲歌的精彩地方。
2、神采飛揚的京劇動作。在《我是中國人》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無需長篇大論講述京劇的崇高地位,過多的語言描繪未必能讓學生真正領悟到國粹的精華所在。所以,教師可借助神采飛揚的京劇動作,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戲曲精神,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師可在授課之前利用圓場步與夸張的板眼拍擊將其中的豪邁灑脫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跟著教師精彩的動作進行模仿,讓學生在聆聽戲歌唱腔的同時也能參與到動作運動中,從而讓其領會到戲歌精髓。
1、掌握念白聲調。傳統戲曲運用的是“口傳身教”的方法來傳承戲曲文化。而今對于戲歌的教學,教師也可借此讓學生感悟到唱腔的意蘊美。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縮短自行摸索的時間,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我是中國人》的內在價值。首先,教師需利用柔美的唱腔方法來獲取學生極大的關注度;其次,學生對教師的唱腔表現進行模仿,教師從旁進行指正,以此激發學生對傳統戲曲文化的興趣;最后,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正確掌握念白聲調。教師可先為學生進行示范,利用準確的氣息、大氣鏗鏘的表現、形象的語言讓學生從中找到念白感覺。當念白的感覺出來后自然就能更好的顯現出唱腔韻味。
2、體驗戲曲韻味。《我是中國人》是根據西皮流水音調創作形成的戲歌,它完美的展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它的唱詞簡短且運腔偏于口語化,基本上每一句都靈活運用了“過板開唱”的方法讓整體曲調顯得鏗鏘有力,尤其在尾句“人”字上,利用長運腔將音調上升為高音5 階上,之后又轉為下行1 音上,以此體現出戲曲中韻味突出的特點,讓演唱者借此唱出自豪情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結合該戲歌節拍特色、中快速度、有板無眼等特征為學生展示出重難點,并引導學生用手擊打戲歌中的板處,讓學生從中深刻感受到京劇韻味。
1、滲透德育。“唱、念、打、做”是戲歌中基本的表現形式,其中“唱”的部分屬于難點部分。一般情況下很難真正唱出戲曲味道,所以教師應利用口傳方式,讓學生一句一句的跟著教師演唱,遇到拖腔較長的部分可指導學生借助手勢數拍子法、換氣法來演唱,至于旋律較為曲折的部分,教師需對其進行細心分析并通過傳統唱腔形式幫助學生正確把握戲歌神韻。同時,由于《我是中國人》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特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互動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教師可問學生“這首歌表現的是讓我們做一個具有中華民族骨氣的中國人,那么同學們應該如何去展現我們中國人的風貌呢?”此時,會有學生回答“講文明、懂禮貌”,這樣自然能起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2、激發情感。在師生交流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激發學生對戲歌的情感認知。比如《我是中國人》體現的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那么作為中國人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呢?此時會引發學生自主思考,教師可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指導,從而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或者借助某些學生熟悉的事例來激勵學生要做一個規范文明、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之后教師在課堂內容即將結束的時候為其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學習內容,從而利用戲歌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國粹文化的關注度。
綜上所述,戲歌利用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立足于音樂舞臺中,這也讓處于快節奏生活狀態下的人們重新關注傳統文化的內容。戲歌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傳承途徑,對于音樂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不但要緊跟潮流,而且要扎根傳統,利用創新精神開拓音樂長遠發展的道路,這樣才能促使新時代教師發揮出他們真正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