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琳嫚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第一小學,江西 九江 330400)
新時期小學班主任,擔負著日益重要的職責。小學生在校期間,班主任是直接管理者,也是主要責任人。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理念、執行手段和最終效果,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自身發展,因此,在對班級實行有效管理的目標指引下,如何提升管理的人性化、藝術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試著在這方面進行探究,為班主任提升班級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成長初期,對人格的塑造尚不完善,所以極易受榜樣作用的影響。在如今小學教育中,班主任主抓學生成績,注意力絕大部分集中在提高學生管理上,而針對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協作精神的鍛煉以及班級文化建設上,投入精力明顯不足。小學生的習慣和舉止容易受到班主任的影響,如果班主任沒有將精力投入在提高自身素質、為學生提供榜樣作用上,那么學生的素質教育也就面臨不足[1]。
小學生畢竟年齡較小,從幼兒園到小學,缺少必要的行為指導。再加上在家里也都是寶貝,沒有養成自律和自主意識,到了學校依然會出現散漫和缺乏紀律性的現象,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容易遇到較大阻力。此外,小學生尚未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所以在自主學習方面,也沒有養成良好習慣。教師在面對小學生的種種習慣時,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富有藝術性的管理辦法[2]。
新時期對小學階段教育提出全新要求,對班級管理工作也不能停滯不前。面對目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班主任要積極破局,對班級管理進行藝術性探究,避免僵化、陳舊的管理方式對小學生的消極影響。班主任可以在以下幾個角度進行管理藝術性探究:
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示范作用是最有可能成功推行的手段之一。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欲望,當班主任在班級推行一項規定,與其進行枯燥的宣傳說教,不如從自我做起,思考如何通過自我示范作用去影響學生。有時,身教勝于言傳。例如,班主任要求學生注意班級紀律,首先要做到課間也不要大聲交流;要求學生注意維護班級衛生,那么也可以在發現垃圾時主動進行清理。小學生心理發育不成熟,但頭腦已經可以分析和理解能力,當心存敬畏的班主任在主動執行著班級紀律,小學生也會意識到應該如何行動。因此,班主任的榜樣示范作用,就是藝術性管理的實踐方式之一[3]。
新課改要求,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教師主動教育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教師認真準備,做好教學工作,還需要鼓勵學生意識到學習的樂趣和重要性,逐漸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我管理意識。因此,為了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同樣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班主任要多站在小學生的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對策。讓學生也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工作中,提高自覺性和班級主人翁責任感。興趣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班主任一定要結合小學生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實踐觀念,從而全面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自我管理意識[4]。
一切成功的管理,都源于管理者和管理對象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班主任和學生之間也是如此。班主任要主動調整思想,與小學生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對話、溝通、相處,以誠相待。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在與小學生進行個人談話時,不要站在家長或老師的角度去居高臨下地訓話。可以主動進入到小學生的思維和語境中,通過進入他們的精神世界,去探索問題所在,在這樣的交流氛圍中,學生也更容易放下對抗心理,與班主任坦誠交流,共同解決學習和日常遇到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長對學校教育關注度逐漸提高,然而,小學教育從來不是家庭或學校單方面的義務,雙方務必需要協調合作,保持溝通。班主任要具備全面和聯系看問題的視角,主動與學生家長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定期針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交換意見,通過互通信息,判斷小學生德育、智育發展情況,共同探索,從而形成學校和家庭的合力,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塑造小學生良好的性格習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好基礎教育工作。
由于小學生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處于形成階段,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面臨諸多課題,班主任需要主動擔負責任,對班級管理方式進行藝術性探究,使自己的管理哲學符合新時期的要求,從提升自身素質做起,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平等的相處關系,主動建立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機制,共同探討班級管理問題。力爭在小學階段為學生打好知識基礎的同時,培養出適應新時期需要的、思想素質過硬、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