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鐘森
(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扁牙小學,廣西 隆林 533403)
傳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不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培養的,這導致許多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陷入困頓,甚至對寫作學習失去興趣,課堂教學也喪失其應有價值。在本文看來,這是因為教師未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創造力,導致他們在寫作過程中乏善可陳、無處下筆,所以培養小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創造力是有極有必要的。
天性自由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有必要集合學生的這些個性化天性特征展開個性化寫作教學過程,積極培養他們的學習創造力,思考智力、治理運作以及操縱推動教學進程的有效內容,重視每一名學生的個性特征,發揮每一名學生的獨特才能。在個性化寫作教學引導過程中,就是要打破學生思維慣性,通過大量分析,培養學生的實際學情,引導學生回答各種教學中所提出的問題,形成個性化寫作教學過程。
在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習作練習板塊《我想對您說》一課教學中,教師首先為學生導入小品節目,名字就叫做《我想對您說》,看完小品視頻后教師希望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經歷談一談,和師生傾訴自己的心里話,了解學生們都對誰說自己的心里化。例如有些學生就希望對父母說心里話,有些學生則希望對老師說、對朋友說等等。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感取向、不同角度,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布置不同的作文題目,刺激他們的發散思維發展,甚至鼓勵學生對陌生人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將寫作范圍與寫作意義價值升華,例如教師可要求學生展開聯想,對市長說說自己的心里話,該如何建設城市,感覺自己所在的城市在發展進程中存在哪些缺陷問題,將自己的訴求通過寫作的方式告訴給市長;和自己喜歡的明星說說心里話,讓他知道自己正在關注他,也希望通過關注他獲得更大的生活與學習動力,讓自己變得和他一樣成功。這一教學模式中教師就為學生的寫作學習實現了無限拓展,激發了學生無限的創造想象力,個性化十足,一舉多得[1]。
在馬斯洛看來“需求是人類行為背后的力量,創造性是受自我實現需要影響的,是被發揮潛能的驅動力所驅動的。[2]”在小學語文作文個性化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時刻刻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為他們創造出一些能夠激發他們學習意識、動機與創造力的知識內容來,讓學生對寫作學習過程產生興趣,獲得一種寫作成就感,幫助他們有所進步。例如在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中就有《查字典》一課,首先教師就希望通過謎語導入教學環節,“端端正正小胖子,最愛把那文字吃。你若有啥子不知,打開它來慢慢識。”(打一學習用品)。這一謎語的設計意圖是希望利用到謎語這一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令學生能夠主動動腦思考,在猜謎語過程中就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許多聰明的學生一下就想到了是字典,通過與教師的交流互動,解讀謎語謎面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個性化性格。在一番討論后,教師要趁著學生對字典的關注度未消減直接細化教學內容,繼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心理感受,培養他們隨機應變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內練習應當與課外練習齊頭并進,即謎語游戲活動應該配合學生寫作學習過程展開,教師要求學生結合所猜出謎語寫作,談一談自己使用字典的方法,進而激發他們的寫作動機,在讓學生參與猜謎語游戲之余還能深入寫作,體現謎語游戲活動與寫作教學的無縫連接,調動學生學習動機。
最后教師要合理化利用課外場景,豐富學生寫作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語文寫作學習素材。在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秋天》一課中,教師希望結合這一課例展開教學過程,首先利用談話導入教學內容,教師說“最近天氣逐漸變涼爽了,看來夏天已經過去了,我們迎來了秋天。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一季節的變化呢?”許多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自己對季節變化的切身感受。在烘托了課堂氛圍后,教師就引導學生引出了本課課題《秋天》。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展示課例,確保邏輯思維清晰,并引入寫作教學內容,注意把握寫作順序,結合寫景按照方位順序從上到下、從近到遠、從里到外展開研究論述,與學生共同討論景色特點,激發學生寫作學習興趣。在寫作中,教師就希望學生能夠將寫景與情感完美融合于一體,如此才能在課堂上就這一寫作主題產生多方共鳴。
總結來說,圍繞《秋天》的寫作教學是有個性色彩的,首先教師合理利用到了當下的時節特點,一方面希望發揮學生的學習觀察能力,一方面也希望讓學生的寫作素材距離自己的生活很近。再一點就是以更為耿新華的談話方式引入寫作學習過程,不再拘泥于以師為主的教學形式,教師也可通過范文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內容,加深他們對寫景類作文的理解印象,提高教學水平[3]。
總結:小學語文個性化寫作教學是多元化的,基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以及課內外互動聯系都能展開教學過程,確保滲透個性化要素以刺激學生對寫作學習產生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