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互聯網在為人們的生活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實施非法活動的工具,在高校校園中逐漸出現信息安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該關注信息安全問題,加強安全教育,提升大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加強防范。
現階段很多大學生都是95后或00后,這些學生成長的年代正是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年代,信息技術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而且信息安全保護工作也隨之產生。學生一直以來在家庭和學校的保護下成長,缺乏社會經驗和經歷,對于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竊取信息謀求利益的手段缺乏一定了解,而且自我保護意識不足。常常出現一些報道稱大學生由于個人信息泄露而遭受財產損失、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等事情。大學生作為使用網絡人數最多的群體,對大學生進行信息安全教育,提升其信息安全意識,對學生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減少由于信息泄露而造成的財產損失,而且還能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信息行為習慣,能夠保護自己的信息,避免受到垃圾信息的干擾。另外,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人才儲備,對國家未來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的信息安全也就是國家的信息安全。在現階段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下,信息成為國家之間提升競爭能力的關鍵。對于大學生而言,應該加強信息安全意識,提高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保證自身信息安全,也就意味著保護國家信息安全。因此,學校加強信息安全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大學生信息安全意識,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安全行為規范,樹立信息安全防范意識、責任意識等。
在高校校園中最常見的信息安全問題就是經濟詐騙問題,現階段很多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比較薄弱,缺乏一定的理財觀念,犯罪分子利用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習慣以及薄弱的信息安全意識,向大學生推送一些不良信息、垃圾信息等,從而騙取學生的錢財。例如,常常在網絡上看到的“淘寶刷單賺傭金”騙局,這些犯罪分子會以網點刷單為名義,誘騙學生付款刷單,要想獲取傭金,還需要不斷的刷單,當積累到一定金額之后,犯罪分子將會切斷和學生的網絡聯系,學生就算舉報、投訴也無濟于事。同時,還有一些犯罪分子會通過竊取QQ號、微信號等手段,向學生家長、朋友等騙錢,或者發送含有病毒的信息,只要點開就會被犯罪分子竊取信息。另外,由于大學生自我保護能力較差,而且學校遠離家庭,很容易受到網絡人身安全攻擊。例如,學生為了賺取生活費,從網絡上謀求職位,接到招聘電話后不假思索直接前往面試地點,之后才發現是一家傳銷組織,這時自己的人身自由已經被限制。這些信息安全問題時常發生,對大學生的財產安全、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高校在開展信息安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網絡信息安全競賽這種以競賽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挖掘人才潛力的價值。對此,高校實施安全信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就在于如何利用網絡信息安全競賽激發學生興趣和潛力。針對高校專業為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對其進行信息安全教育的過程中,組織學生創辦網絡安全競賽,進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能夠提升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基礎課程之后,在專業課學習還未開始之前,可以組織學生采用觀摩、參與的方式,加入相關教育培訓活動和CTF比賽等,讓學生在正式學習專業課之前先了解專業相關知識,這樣學生能夠熟悉學習過程,對教師的課程講授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對于非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引導學生多參與和信息安全相關的社團、活動等,利用競賽活動促進學生形成信息安全意識,并在校園內加強信息安全教育宣傳和知識普及,營造良好的信息安全氛圍。
高校在開展信息安全教育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是主要手段。現階段很多高校開設的信息安全專業課程和其他比如通信工程專業、計算機專業等課程設置類似,表現出一定的同質性,但是和其他領域課程之間缺乏一定的聯系性,這就無法培養出具有全面性和綜合性的信息安全人才。因此,對于高校而言,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明確,例如系統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密碼學、web安全等多方面,并針對這些方面設置不同的課程,引導學生完成信息安全必修課程之后,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信息安全相關輔修課程,比如信息安全法律課程。針對非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生,可以為其設置信息安全選修課程,通過考核的方式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信息安全知識,發展信息安全能力。
盡管目前很多高校采用理論教學的方式進行信息安全教育,但是教育的目的普遍都是促進學生樹立信息安全意識,培養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促使其能夠將信息安全知識應用于實際中,解決實際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在當今社會個人信息泄露情況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學校應該意識到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借助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辨別網絡中的信息是否安全。在教育過程中,高校可以引導相關教師挖掘網絡中存在的負面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處理,比如涉及到財產、黃賭毒、個人信息、詐騙等等方面,并為學生講解真實的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了解負面信息,并在生活中分辨網絡安全問題。
總之,當代大學生多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以后,其成長階段也是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階段,在應用互聯網解決問題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其中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對于高校而言,應該利用網絡信息安全競賽作引導,提升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利用課程教育,培養學生信息安全能力,利用教學目標,推動學生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