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蘭州大學藝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音樂美學,就是研究音樂美的學問,可以說,音樂的特殊性無與倫比,因為音樂美學站在一定的藝術高度,通過研究,體悟音樂本質,分析音樂的內在規律。音樂美學是一種基礎理論學科,廣泛涉及哲學、心理學、音樂理論、音樂史以及音樂評論。音樂美學博大精深,涉及廣泛,通過研究音樂美學,人們會了解到音樂創作的過程和表演的方法,作為欣賞者來說,審美只是欣賞過程,不同的人感受到不同的音樂。音樂的表達方式種種多樣,音樂如何作用于欣賞者,這是研究音樂美學者所思考的第一步。我們了解到音樂本身的社會功能,音樂的起源,以及其價值標準,包括音樂的積極性因素、音樂的持續性和發展與興旺等等多方面的問題。
藝術來源于生活,音樂藝術亦復如是。音樂就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在大自然界中,天籟聲聲都是難以言喻的音樂。音樂的美,大到一部龐大無比的音樂巨著,小到生活中偶爾產生到的一兩個音響,美四處皆是,就看我們具備不具備發現美的眼睛、有沒有創作美的靈感。我們學習音樂、欣賞音樂,掌握音樂藝術,進而提升音樂審美能力,然后達到創作音樂的能力。音樂欣賞是音樂審理實踐活動,是最基本的活動和形式,聆聽音樂,整個身心沉浸在音樂的聲響之中,感受到音樂的至高無上的美,陶醉在音樂欣賞中。音樂欣賞成為人類的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音樂,生活枯燥不堪;沒有音樂,生命將減少了很多樂趣,而音樂本身如果沒有聽眾,那么音樂創作也變得毫無意義,以至音樂表演活動,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眼觀色、鼻嗅香、耳聞聲,聽覺審美是人類的一種審美本質,是人類生活的一種最基本的需求,接受外部的信息,對音樂的美丑進行具體的判斷,這就是耳朵的功能,也就是聽覺審美的能力,每個人的欣賞水平不同,他們對音樂的感性體驗也各有差異,通過對音樂的傾聽,欣賞者獲得對音樂內容的體驗,享受到音樂的美,感受到音樂的價值。
對于一般的聽眾來說,只是欣賞音樂,得到了藝術方面的享受,這是感性方面的體驗。而理性認識,則是對作品本身更深層的了解,音樂的創作者是誰?創作年代是什么時候?創作音樂作品當時的背景、作者的經歷、作曲家的風格、以及當時作者所處的歷史環境都是什么,這是對音樂的理性認識
作者創造了音樂作品,欣賞者去欣賞,這等于是兩次創造,于是讓作品臻于完善。欣賞者欣賞,雖然屬于一種再創造的過程,雖然不屬于主要的創作,但是同樣不可或缺:欣賞者對作品的認可,是否產生共鳴,產生的審美愉悅的多少,都和欣賞者的審美觀、知識水平、道德修養息息相關。欣賞者欣賞音樂和其它的藝術欣賞活動有相同之處,那就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統一活動,這是一個不斷認識的過程,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和其它藝術欣賞不同的是,音樂藝術需要聽眾主觀方面的配合,所謂曲高和寡。
音樂欣賞是一種感情體驗,是一種欣賞者和作者的內心悄然無形的交流。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欣賞者自己的情感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也在不斷地和音樂中表現的情感相互交融、彼此滲透,由此發生強烈的共鳴。
作曲家和表演家在進行創作音樂和表演音樂的時候,他們的初衷,都是想完美地把音樂表現出來,讓人得到藝術的享受。即便是聽眾只有作曲家一個人,也就是說,只有作曲家或者演奏者的自我欣賞,也完成了創作和欣賞的整個過程,也完成了一個完整的音樂藝術活動,音樂創作就是為了欣賞,就是為了讓聽眾滿意,這就是音樂欣賞的本質。
我們用實例來解釋一下,聽眾對音樂欣賞活動的本質的理解。
在《自由射手》這部歌劇中,兩個年輕人彼此相愛,為了能和心上人終成眷屬,馬克思必須在射擊中大獲全勝。在第一天比賽的時候,馬克思很不幸的失敗,他煩惱重重,此時出現了一個獵人卡帕爾。卡帕爾像魔鬼,出賣了自己的靈魂,他想把自己的靈魂贖回,為此,他只能欺騙馬克思,期間的故事情節有種種變化,扣人心弦,在故事的最后,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大發慈悲幫助了馬克斯。最后,馬克思與阿加特終成眷屬,至此,愛情有了圓滿的結局。這部歌劇,有讓人動心的音樂律動,讓我深深地感覺到聽覺審美帶來的震撼,隨著對音樂內容的了解,我認識到這部偉大歌劇創作時的背景,而后又了解了作曲家的創作心態以及當時他創作時期所經歷的心理路程,于是對這部歌劇又有了重新地了解。《自由射手》是浪漫主義代表人物韋伯的作品,韋伯在這部歌劇里表達了自己的感情色彩,他渴望自由,追求新的社會理想,闡發全新的音樂理念,向往美好的生活,渴望相親相愛的浪漫愛情。在歌劇的第一幕,馬科斯忍受著巨大的心理痛苦,表現出他對愛情的絕望。歌劇的詠嘆調,表達了他的回憶,由此他更加心痛。他內心的矛盾表現在第二幕,馬科斯向惡勢力屈服,表現了當時社會的不公平。祈禱歌部分,表現了女主人公善良的心地。第三幕獵人大合唱雄偉壯觀,表達了主人公韋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愛情的期待,通過欣賞這部作品,我們深刻地體會到音樂欣賞活動的本質。
綜上所述,沒有音樂、音樂美、音樂美學,世界將枯燥單調,異常寂寞。音樂是情感與情感的橋梁,音樂本身不是情感,但能傳遞情感、傳遞愛,讓人們感到世界的美好,人們通過音樂,產生審美,并在理智的協助下進行新的實踐,從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