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萍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慈化中學,江西 宜春 336000)
數學概念就是用抽象的思維模式來反映現實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本質屬性的抽象性思維。數學概念是數學的基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概念具有基本因素的作用,可以成為數學教學中思想與教學方法的載體。如何能夠正確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假如學生不能夠正確地理解數學概念,就無法掌握數學中涉及到地各種法則、公式和定理,也就無法將所學的知識真正的運用到實際中來。因此,數學概念教學可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因為數學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而初中學生的思維、年齡、生活經驗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學習數學概念的過程中,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來分析性教學,只有創新教學方法,才會幫助學生透徹的理解這些數學概念,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加清晰,真正地做到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數學中的概念不是單獨的存在,每個概念前后是有很大的聯系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概念的前后聯系,從而讓學生對概念能更靈活的運用。即將成為初二的學生,要對數學學科有一個心理準備,因為初二數學占整個初中階段知識點的一半。
中考幾何的重頭戲:三角形全等和它的三大轉換,都要在初二全部講完。所以要特別注意對概念的前后聯系。對于在三角形全等和相似這一部分,如果單純地講解如何全等如何相似,可能會讓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吃力。因此,教師可以和以前所學的概念相互聯系,比如三角形的形狀以及它的特點,將相似和全等作比較,讓學生找到兩者間的聯系,這樣不僅學習了新的概念,還復習了以前所學的內容。在對二次函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已知的一次函數的特點來推導二次函數的概念,還可以和二次不等式相互聯系,比較等式和不等式之間的聯系和不同,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這個概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幾何和代數之間的聯系,如初二的二次函數可以通過梯形和拋物線進行幾何分析,從而理解二次函數的幾何意義,這樣,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思維就會更加靈活。因此,在概念教學過程中進行概念的前后對比聯系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
要使學生牢固掌握概念,必須通過解題,反復運用這個概念,才能分辨概念中難以掌握的本質特征,不斷分析學習中產生誤用概念的原因,指出誤區,糾正錯誤。例如,分式的概念雖比較簡單,但在解題時,學生常常發生錯誤。如:當x 為何值時,分式的值為零?學生出錯的原因是:(一)認為分式值為零沒有意義;(二)認為當x=-1 或1 時,分式的值為零。這忽略了分母不能為零這個條件。這樣通過不斷練習使學生糾正和防止了錯誤,達到鞏固概念的目的。
對于數學概念的學習,要在應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強化運用。這是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就初中數學而言,無論基礎教材還是課外練習,直接運用概念知識解題的現象比比皆是。比如,幾何圖形運動中的“旋轉”變換,無論對于填空與選擇,還是綜合推理之類的數學題,特別是沒有出現“旋轉”之類的題目,讓學生在具體解題和運用中難以尋找合適有效的抓手。鑒于此,教師要激勵并引導學生根據特征給予觀察并通過適當的“旋轉”,使原本比較困難的題目變得迎刃而解。總之,概念知識是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首要內容和第一環節.教師要善干從“生活融合”“實際形成”“本質解析”“變式比較”“解題運用”中開展概念教學,從而讓數學教學活動逐步走向良性發展之道。
數學概念教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保障。引導學生辨析、理解數學概念,需要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揭示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既要循序漸進,又要溫故知新。要融會貫通每一個數學概念的透徹理解,需要重視引領學生自主探索,通過新舊概念的對比,挖掘概念的內涵外延,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優化概念教學設計。利用生活素材,結合圖形特征,抓住關鍵字詞,辨析容易混淆的概念,靈活運用恰當的方法,殊途同歸理解概念含義。
例如,教學“因式分解”的概念時,教師先復習“乘法分配律”預熱學生思維,再放手讓學生計算:a (a+1)(a-1)=a3-a,然后反過來嘗試把a3-a 化成幾個整式的乘積的形式。學生自主探究,觀察比較得出:a(a+1)(a-1)=a3-a 是整式多項式乘法;a3-a=a(a+1)(a-1)是轉化成整式的積的形式,水到渠成引出“因式分解”。合作探疑中學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的概念,激活了原有的認知結構。
又如,教學“同類項”的概念時,教師讓學生動手嘗試化簡多項式:a2+2ab+b2。學生充分討論合作交流后,教師注意在學生思維受阻時適當點撥,利用多媒體演示引導學生思考:具有什么特征的項可以合并?除了字母是否相同,還要觀察相同字母的指數。師生共同總結出“同類項”的概念。再設計反例提問:為什么a2+ab+b2 不能化簡?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在解釋概念的時候,教師要通過引入實例讓學生對概念產生興趣,這樣就能帶領學生的思路,開始探究每個概念的由來以及發展,然后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展開采用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概念進行深入探究。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務必要讓學生準確理解每個概念的含義,為以后解決更復雜的數學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