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秋林
(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上埠鎮中學,江西 萍鄉 337200)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進行,我們越來越看重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將用自主、探討、相互協調配合的教育策略來代替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和題海戰術。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也應該采用新的教學模式,重新調整教師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學”作為主要過程內容,教師的“教”退居其次,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為主。就目前的教育局面來看,大多數教師還是堅持傳統的教育方式來進行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以理論教育為主,迫于升學效果的壓力,擔憂學生們的自我探究能力不夠成熟,反而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不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在短時間內確實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化學成績,但卻不利于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傳統的實驗方法主要是老師對整個實驗內容進行演示,學生只是對實驗進行觀察。那么在初中化學實驗中很少學生能夠參與到實驗中來,這也導致化學實驗對學生來講是非常神秘的。因此要想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實驗的流程就必須讓學生參與進來,在實驗中充分的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實驗的效果。比如在對二氧化碳的產生和性質進行學習時可以在課前明確教學的目標,讓學生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同時還要掌握二氧化碳生成的實驗步驟。利用排氣法來進行收集,在實驗的開始教師先給學生進行演示,在演示的過程中向學生講解相關的措施,利用這種方式確保學生能夠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保證安全,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初中化學教學的工作重點在于激發學生對化學研究的積極性,樹立其良好的科學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所以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退出講臺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者與促進者,應該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學生進行學習探究的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讓學生逐步探究得出正確的結論。要想切實有效地改進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學會放手。以初中化學課本中的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為例,如果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師完全可以直接寫出化學公式,口述實驗過程,讓學生死記硬背,但是現在的素質教育觀要求的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全面人才,因此,教師應該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輔助作用。在進行此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預習熟悉課本,明確本次的實驗目的,再帶領學生進入化學實驗室,按指定的位置入坐,挑選合適的實驗器材與藥品,進行實驗探究。教師此時應該從旁觀察指導并指出錯誤,避免學生走不必要的彎路,浪費學習時間。通過實驗過程中儀器的連接安裝、藥品的取用、酒精燈的使用以及氣體的收集等一步步操作,來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熱情,并且熟記規范的化學實驗操作,這樣的學習效果明顯要比傳統的理論教學好得多。
在化學實驗中,有些因不嚴密,往往會產生誤導,對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造成了阻礙。例如:在《堿的化學性質》教學中,探究堿溶液與CO2 氣體反應,CO2 通入石灰水時,產生白色渾濁,說明發生了化學反應。而通入NaOH 溶液無現象。如何說明兩者發生了反應,在探究活動中,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方案: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如產生氣泡,證明CO2 與NaOH 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生成的Na2CO3 與鹽酸反應。這種實驗方法存在嚴密性問題,因為CO2 二氧化碳也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不穩定分解或生成的碳酸中的CO32-與稀鹽酸反應也會釋放CO2 氣體,溶液中也會產生氣泡,干擾結論[3]。為了排除干擾,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了方式轉變:先將反應后的溶液加熱,分解掉碳酸,然后再滴加鹽酸,如有氣泡產生,證明CO2 與NaOH 確實發生了反應。經過改進,實驗方案變得完善,排除了質疑與干擾,也獲得較為準確的結論,使學生在對化學學習中更有獲得感,進以激勵其不斷地思考、實踐。
初中化學課程和其他課程有很大的區別,在化學的教學中老師要做到精講多練,同時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還要有針對性,避免不同水平的學生產生學習的困難。之所以進行化學的實驗就是讓學生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在傳統的化學實驗中往往是在小組實驗的過程中來進行實驗,并且在實驗中來學習理論知識。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弊端。因此教師可以把實驗的步驟、現象、原理等等都納入到實驗教學中來,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聽和學的過程中完成相關的實驗。在實驗的最后教師還要讓學生去撰寫實驗報告,讓學生在實驗中對發現的現象和規律進行總結,這樣學生不但消化了化學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而且,教師應該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對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及創新,不斷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教學方法,讓學生不僅能夠收獲知識,更能獲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學要注重實踐,只有實踐才能讓學生更加熟知化學的基礎知識,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