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杰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教育和體育局,河北 保定 071100)
教學環節的構成元素有很多,教師不能把歷史故事片面的當成活躍課堂氣氛的工具。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握好教學時機,合理的應用教學故事,化解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減輕教學壓力,這樣既能有效的調控學生的注意力,又能鞏固和提高歷史教學效率。教師應用歷史故事開展教學時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技巧,生動形象、情感豐富的表達是初中歷史故事教學的催化劑,如何才能正確運用傳統歷史故事開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認識。
歷史故事應用于初中歷史教學,增加了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使歷史教學的吸引力大增。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可能很難適應現代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對初中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很多時候不是中考的壓力,許多學生就會放棄對歷史的學習。將一些歷史故事加入課堂講解中,有利于孩子們學習興趣的提高。例如,在進行《遠古的傳說》授課時,可以準備一個故事——“大禹治水”,說的是大禹這個人物帶領當地居民,與洪水作斗爭的故事,大禹進一步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認為洪水不是堵就能堵住的,需要進一步疏導,通過泄洪完成水患的治理,這樣的一個故事開場將有效引導初中生從下課的興奮勁中迅速安靜下來,激發他們認真聽故事的情緒,從而進一步過渡到整個《遠古的傳說》這個課程的講解之中。可以在課程講解之中進一步穿插“大禹治水”的故事,讓學生疲勞的神經進一步激發出學習的興趣,課程結束之后,也可以進一步講述“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引發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和思維拓展,培養學生“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的奉獻精神。講故事的目的是使得學生學習相應課程的內容不感到枯燥、乏味、空洞,進一步加深對相應課程內容事件的理解。很多時候教學目的首先要明確,選擇的典型故事要能夠說明歷史事件。例如,在教學《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時,三國時代的形成,是各方勢力比較平衡,三國時代之前,蜀、吳勢力遠遠不如魏,但是經過一個風云人物的不斷操控,時局發生的翻天覆地地變化,在這一節里,教師可以將草船借箭、諸葛亮借東風等典型故事編排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三國鼎立時代的歷史格局主要是由這樣因素造成的,沒有劉備的三顧茅廬,諸葛亮不可能助力蜀國建立一代偉業。假設三顧茅廬的是曹操,諸葛亮的宏圖大志也就很難實現。這些故事案例都是為了說明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歷史背景。只有這樣的故事才是符合教學目的和本意的。
初中歷史教學如果只是一味地講大道理,會使學生思維僵化,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初中生的思維開發還不夠完善,學習的邏輯思維、發散思維、抽象思維等還不是很全面,有時遇到一些抽象的問題,初中生很難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在《西周的興亡》這節課中,講了西周的崛起是因為商紂王的昏庸造成商王朝的落敗最終成就了西周的崛起。這個過程對于初中生來說,相對比較枯燥而且沒有什么樣的感性認識,商紂王是怎樣的昏庸,沒有具體的概念,當時的西周是怎樣休養生息的,這些都是學生知識空虛的基礎問題,建立在這樣基礎之上的知識結構就是海市蜃樓,過了一段時間,學生就將這段歷史知識點還給教師,如果教師在商紂王如何的昏庸方面具體說一些故事,例如,酒池肉林、丞相比干迫害等這些故事可以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商紂王昏庸無道的具體形象,也加深了學生對于商王朝覆滅的理解,這種理解將使學生對這《西周的興亡》這節內容的記憶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有效筑牢了他們學習的根基,完全符合初中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因為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關于古代歷史的講解時間跨度相對比較大,很多時候古人的想法和思維方式由于這個原因而很難被學生理解,通過對“姜尚垂釣”等經典故事的講述,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西周興起必然性的認識。
歷史故事具有很強的哲理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把哲理性與故事性整合統一。整個歷史教學就是在講故事,講述中國發展的五千年經歷的點點滴滴,講述世界幾千年文明的豐富事件。因此,講故事完全符合歷史教學的特征。例如,從開皇之治說起,說的唐、宋、元、明、清,再從政治談到文化、談到科技的發展。整個七年級下冊都是在述說中國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典故,只有有時其中時間跨度加大很難實現我們真正講故事的效果,也就是因為其中的時間跨度問題將整個歷史教學變得抽象。因此,這教學過程之中進一步加入歷史故事的講解,不斷提高學生由于時間跨度造成一些歷史事件難以理解的問題。在《漢武帝的文治武功》一節中,可以講解“夜郎自大”的歷史典故,就是說在漢朝時代有一個小國家叫夜郎,這里的國王被自己的大臣們奉承后,認為自己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當時漢朝的使節出使該國,夜郎的國王就問,漢朝和他們夜郎哪個更大哈?當時來使感到十分震驚。通過這樣的故事講解,學生進一步了解了當時的漢朝的歷史背景,當時的中國并不是只有一個漢朝,周邊還有很多小的國家,進而進一步理解了漢武帝為什么要進一步收復邊疆等。只是一個簡單的歷史故事,但是可以進一步說明漢武帝的一些重要的治國之道的歷史背景,使得漢武帝這個歷史人物更加的鮮明突出。
綜上所述,歷史故事融入初中歷史教學,是一個吸引力特別強的過程。傳統意義上的講授可能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講故事這種方式是一種符合學生心理,符合歷史教學特點,符合學生思維發展方式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歷史教學的發展及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