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民
(江西省鄱陽縣柘港中心學校,江西 上饒 333100)
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內學習活動,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系統,并獲得社會交往能力的一種學習形式。《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常常會出現學生參與度不高、難以組織,致使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泛濫化,達不到預期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小組合作更有實效呢?下面就結合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談談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粗淺認識。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保證合作探究學習模式能夠在實際應用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和效果,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將幾名學習能力均等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這樣才可以在課堂上形成有效的學習凝聚力。教師應當按照均衡分組的原則,使每個小組中包括一個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和一個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從而在小組中形成良好的互幫互助的學習模式。教師在安排小組成員之前,可以安排相關的考試來檢測學生的數學基礎及數學能力,根據學生的考試分數及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科學合理地進行小組的劃分,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中發揮自身的潛能,并深入探索相關知識點。
例如,在課堂中向學生講述“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難度中等的題目讓全班學生進行解答。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來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每一個小組要有一名以上(包括一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此同時還應當有一名以上(包括一名)學習能力較弱學生。在劃分完小組之后,教師要讓小組之間根據剛剛測試的內容進行自主討論,并要求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幫助學習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較差學生的計算水平及學習效率。在做完這一準備工作之后,教師才可以開展后續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從而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立足于本節課的教材,從教材出發,設計更符合學生學習需要的教學目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認真利用好手中的教材,發揮教材的作用,全面開發教材中的資源。教師應做到反復研究教學內容,將教學中的數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好地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所得。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基本認知,教師在這時,應注意為學生打好學習的基礎,為學生下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解簡易方程》這一教學內容時,為了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先列舉幾個簡單的式子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如:X+5.2=10、X-6.3=8.9、X÷8=3.4,通過這些比較簡單的式子,導入本節課的課堂學習。接下來,就需要聯系實際生活檢驗學生,讓學生學會利用方程式解決實際問題。比如以本題為例:洪澤湖的水位在今天上漲了,已經達到了41.14m,對比警戒水位超了0.64m,通過這幾個已知條件,讓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列出計算方式。學生在小組中經過討論后,得出了以下幾個答案,如:X+0.64=14.14、14.14-X=0.64、14.14-0.64=X,對比這三個算式,再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們在小組中進行討論,究竟哪一個算式更利于計算。通過這一方式,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答問題的步驟和基本方法,更好的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數學課本,尤其低年級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知識比較少,這時教師課前備好課,對于需要自學可以掌握的知識一定自學完成,對于思維難度高的題目,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調整,并且在需要小組合作的內容中,要把教學目標滲透到小組合作內容中去,而不是盲目地開展。此外,小組合作的評價尤為重要,既要關注個體成長,如,涉及優秀個人以及個人進步的評比,更要關注團隊,如,涉及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小組評比不但是每天,而且還有每月的,整個學期,讓評比代替教師去督促孩子學習。通過課堂表現、作業完成、單元測試、期末模考等多種形式的評比引導學生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由于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作業,有的學生為了加分,為了榮譽,會欺騙教師,這需要教師對組長的引導和通過單元測驗、課堂小測等獨立完成的考試形式監督孩子學習的情況,不能出現南郭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仍然需要不斷探索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新方法、新思路,讓所有的小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注意合理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更好地發揮其實效性,幫助學生正確看待數學這一學科,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為了滿足新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開展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來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深入的學習及探究。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融入實踐學習中,使每位學生將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并解決實際的問題。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角色,從傳統課堂中的主導者轉變成引導者,從而使每位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