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欣竺
(大連夢想東方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00)
隨著社會科學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農業科技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研究能力逐年提高。然而,根據相關調查發現我國的農業科技研究卻沒有真正的落實在農業發展當中。為農業發展的貢獻不足,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遲遲不能提升。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轉化率相對較低,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一半。而科技成果轉化問題的出現,大部分是由于農業技術推廣的限制。因此要想實現農業技術成果的有效轉化,就必須有效地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普及。
通過使用攝像機在田間錄制農業種植教學的視頻素材,經過剪輯、配音和添加字幕,生成視頻文件。充分利用新時代發展的互聯網平臺,改變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有效擴大農業技術普及的范圍。與此同時,視頻教學也可以讓廣大農民朋友更加直觀形象地學習農業技術。
我國進入了電子商務時代,電子商務也開始成為全球經濟貿易的主要發展形式,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與購物。電子商務的開展,通常是在網絡環境下使用瀏覽器服務器進行的。電子商務是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電子商務的運行又需要構建交易平臺,以及支付系統組成。因此,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普及可以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農業市場上所售賣的農作物種子以及化肥的質量水平參差不齊,部分農戶因為文化水平較低,根本無法進行鑒別。時常購買到劣質的種子以及化肥。此外,市場上的農藥產品也是種類繁多,許多農戶根本無法購買到有效的藥物。因此,將農業技術用品引入電商平臺,嚴格把控農資產品的質量,在電商平臺進行農資產品宣傳時,普及相關的農業技術知識,增加農戶的農業技術知識,讓農戶能夠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到適合的高質量農產品,助力農業發展。
新時代發展當中,推廣和普及農業技術知識,還利用通過微博和抖音等平臺進行,農業技術普及推廣可以把農業種植科普視頻放到這些平臺,讓社會公眾進行點播。但農業技術推廣視頻,必須要具有足夠權威,涉及的農業推廣內容要系統和全面,更多地將實用的農業知識普及給社會公眾。利用平臺的優勢,讓我國的農業技術普及、推廣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在我國的農業技術普及推廣當中,農業技術指導員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農業技術制度員能夠為農戶提供更多的農業技術指導、咨詢、技術培訓。目前我國的農業技術人員數量眾多,其主要在我國縣鄉兩級和廣大的農村地區前線進行農業種植、畜牧和水產行業發展當中,進行良種推廣、養殖技術以及種植技術的推廣普及,此外也進行病蟲害的診斷防治技術推廣。農業技術指導員作為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普及的中堅力量,必須牢牢專抓電子商務在農業技術推廣、普及當中的優勢。結合當地的農業技術普及情況,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同業技術知識的普及,增加農戶學習農業技術知識的渠道。讓廣大的農業技術指導人員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上建立起覆蓋廣大農村的農業技術服務隊伍,為農戶提供更加全面的農業技術服務。并且可以與電商平臺的農業生產資料銷售商家,進行合作。為農戶選擇適合自己二產品,并提供售后服務等,因為農業技術指導人員而熟悉當地情況,現場提供服務,及時解決農戶的種植問題,才能真正提升我國農業生產的水平。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我國的農業數據庫建立提供了有利條件。大數據構建農業數據庫可以有效地服務農民,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支撐。建立農業數據庫,首先需要收集農業數據,使用遙感技術采樣和統計獲取相關的農業數據。將農業數據匯總在電子商務平臺,在經過專業分析后放入專門的數據庫。農業數據庫的建設需要的數據有:(一)土壤信息,主要是對我國各地區的土壤類型和指標數據進行調查統計,并對該地區的氣候特點數據進行收集。(二)市場需求信息,進行需求數據分析獲取市場種植方向;(三)調查農民反饋意見,調查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時遇到的技術問題,對農業推廣的意見與建議改善信息;(四)收集各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信息,找出適合的農作物,因地制宜發展不同的農作物種植。為農戶的種植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讓其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最后將農業相關數據提供給農戶、土地承包戶、相土地研究所、農藥和化肥商電商,廣告農業數據分析效率,讓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普及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我國進入電子商務時代,進行農業科技與電商結合,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效率的有效措施,電商平臺在農業技術推廣、普及當中的運用,也讓農業技術推廣更加便捷、高效。讓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有了更加廣闊的銷售平臺,農戶的農業技術知識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