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娟
(合肥報業傳媒集團合肥日報,安徽 合肥 230071)
引言:蘇軾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是精神動力的“鈣”,更是前進的指明燈。意志不堅定的人,易輕言放棄,墜入誘惑和貪婪的陷阱,缺乏意志的領導干部,必然會被黑暗、丑惡的泥沼所湮滅。作為新時代的先驅者,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信念,傳承精神之鈣,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開拓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總書記在很早之前就曾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而這里所說的“鈣”指的就是黨的性質在共產黨員身上的體現,即“黨性”。
什么是黨性,黨性的修養對于中國共產黨的作用和意義體現在哪?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從歷史和當下找出答案。
1938 年10 月,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在政治報告中強調,要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和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出了我們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修養的命題。次年7 月,劉少奇同志在延安藍家坪馬列學院窯洞外的廣場上,向學員們做演講時,提出了共產黨員的修養這一概念。黨性修養是共產黨員自覺的按照黨的本質屬性要求進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加強黨性修養要靠黨員的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也是新時代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修養。新時代共產黨員要不斷提高政治修養,道德修養和紀律修養來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保持和發揚黨的先進性。共產黨員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鮮明標志,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黨性修養是共產黨員的本質改造,是做合格共產黨員的必由之路。
習總書記曾就黨員領導干部黨性修養問題指出,要教育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強化自我修煉。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共產黨員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強化思想政治建設,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深化改革,保證“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黨員領導干部要將加強黨性修養作為終身課題,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中自覺地用黨性原則來規范和提升自己。由此可以看出,加強黨性修養,無論對于黨員個人成為“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還是對于我們黨永葆黨的性質、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都具有重要意義。
回顧歷史,我們了解了什么是黨性。但黨性修養對于中國共產黨的作用和意義體現在哪?我們可以從2019 年5 月習總書記的一篇演講中發現。“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五千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那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短短幾句話,展現出中國共產黨的信心與堅定。而這背后,離不開千千萬萬黨員的共同努力。
1931 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后,完全侵占中國東北。1937 年7 月7 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共產黨員不懼個人生死,奮勇抗戰,取得最終的勝利。1949 年10 月1 日,以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3年三大改造、1956年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等等。遇山開路,遇水搭橋,這一切的堅持和不言棄,都離不開共產主義遠大的理想、目標和黨員堅強的黨性修養。
前蘇聯蘇共之所以失去執政地位,最后亡黨亡國,沒了理想信念,缺少黨性修養和鍛煉是最根本的原因。沒了修養,一切都會形槁心灰、神魂魄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步履穩健,闊步前進,無疑是我們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的結果。
黨性修養是共產黨人自覺地按黨的本質屬性要求進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加強黨性修養要靠黨員的自覺。從大的方面講,加強黨性修養是我們黨正確應對國際環境變化、把握國內發展大局、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關鍵。從小處講,加強黨性修養關系到一個單位以及個人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考驗,尤其是對于我們當前進入了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我們黨面臨著更加復雜更加艱巨的執政考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一支強有力的領導集體,更要靠8700萬中國共產黨的共同努力,那么重提加強黨性修養,以黨性來約束指導我們的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
“追求權力是全人類普遍具有的欲望,只有死亡才能終止它。”面對外部的誘惑,唯有加強黨性修養,始終牢記入黨的目的,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是升官發財。習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近百年中國共產黨歷史昭示這樣一個事實:只有從人民立場出發,以人民為中心,自覺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才能贏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孔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只有加強黨性修養,黨員干部才能正確對待、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才能避免脫離群眾的危險。在日常工作中,辦公室工作主要是上傳下達,服務領導、服務員工。我時時用利他之心做好本職工作,將復雜瑣碎的工作認真細致做。時刻以共產黨員黨性原則提醒自己、肯定自己。
注重個人修養,崇尚人格完善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特征。在我國歷史上許多走在社會潮流前頭的志士仁人都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并從思想、品德、學識、胸懷、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守則:即要務政為公、不謀私利、謹言慎行、言行一致。黨性修養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文化優秀傳統相結合而進行的偉大創造。加強黨性修養是領導干部帶領組織群眾干事創業的重要保證,只有靠加強黨性修養,具備共產黨人高尚情懷,牢記黨的宗旨,扎扎實實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真正作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才能贏得群眾發自內心的擁護和愛戴,才能在人民群眾中建立起威信來。周總理在建國初期就指出領導干部要過好“五關”:即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和生活關,他一生以身作則,始終嚴格地用黨性原則規范自己的行動。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上從不搞半點特殊,并且自覺進行思想改造,他說過“每個黨員從加入共產黨起就應該有這么一個認識:準備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
絕大多數黨員干部在入黨之初都有著積極進取的精神,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信念,從基層一步一步做出了顯著成績才走上領導崗位來,然而職位的提高,權力的增大的同時,黨性原則卻不斷淡化,在生活上、工作中開始不拘小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共產黨員失去了黨員的本色,迷失了自己。只有加強黨性修養,堅持不懈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能力是一個人提高修養、完善自我的重要能力,學習既是黨員干部自身發展的需要,又是適應黨的建設的需要。用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時時鞭策自己,才能堅守初心,提高自身先進性。共產黨員要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實踐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