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容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廣漢 618300)
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高校建設的中心工作,而教學管理作為高校管理的重要內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當前,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
在傳統的“精英式”教育階段,教學管理工作者多從事的是一些事務性工作,是與“事情”打交道。學生大多可以做到自我管理,自我實現,教學管理僅僅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但是隨著高校的大量擴招,高校學生的生源質量有所下降,學生良莠不齊,部分學生自控性較弱,表現在學習和生活上,即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差,生活不獨立,往往還依賴于家長和老師。所以,伴隨著教學管理出現的新問題,我們也應該及時調整工作重心,開始逐步建立一支業務能力過硬,職業素養較高的專項教學管理團隊,以期適應高校教學管理所帶來的新挑戰。
第一,在管理觀念上,許多高校都存在著“重教學,輕管理”的理念,這使教學管理工作很難得到正確的定位。近年來,高校的人事收入分配明顯向教學、科研崗位傾斜,嚴重影響到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限制了高校教學工作水平的提高。第二,高校給教師提供的培訓機會比較多,而對教學管理人員提供可繼續深造的機會少,沒有相應的專業培養計劃。第三,由于高校對教學管理隊伍不夠重視,對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性、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無論是在晉級、晉職方面,還是在福利待遇方面,都缺乏相應的評價機制和激勵制度,導致教學管理隊伍的發展受到制度限制。
教學管理工作任務繁重,需要教學管理人員認真地完成,無論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秩序,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學管理人員的精神壓力比較大。然而,高校對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不夠重視,缺乏科學的評價制度,工作業績難以衡量。這就導致教學管理隊伍流動性強、穩定性差,不利于隊伍的長遠發展。
以人為本作為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宗旨,往往高校只注重中層管理人員的配置,而忽視了基層教學管理人員,使得基層教學管理人員配置不合理,只有基層教學管理人員配置人員充足,才能更好地促進高校精益化的教學管理。教學秘書工作作為最基礎、辛苦和繁重的工作崗位,許多行政人員避而遠之,學校對此也不重視,導致整個教學秘書隊伍的管理散亂、工作量超重、綜合素質不高和隊伍不穩定等現象出現。由于高校對于教學管理的重要性意識不夠和科學認識不足,大部分人以為教學秘書工作只是簡單的事務性工作,導致了教學秘書需要承擔更多的工作,而他們的辛勤勞動和付出卻不被看見。高校管理要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要重視教學秘書個人的精神和物質追求,要重視教學秘書的工作,積極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并要合理配置人才,充實隊伍的建設,只有做好基礎教學管理工作,才能為后續的發展做鋪墊。
國內高校教師職業專業制可以借鑒國外高校的經驗,不要讓學生覺得教師是保姆,什么事情都要找教師。而教師也不單單只是完成教學任務就可以,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才能整體的提高教學管理隊伍水平,以專業制的形式促進教師職業化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性發展,對于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教師也就賦予了更多的社會化責任。教師的工作不單單只是課堂的教學,還涉及到心理輔導、職業輔導以及黨建和團建等工作責任。但是常常以全包式工作方法會達不到預期效果,所以教師需要建立職業專業發展制度。讓教師崗位分級管理,根據教師的工作內容和性質,細分化教師崗位,引導教師從綜合事務轉向專業教師發展,這對于建設高校教學管理隊伍是很有必要的。
建立一種雙效機制,給教學管理人員樹立一種“憂患意識”。實施競聘上崗、以崗定酬的工資標準,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杜絕以往那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消極懈怠心理。轉變新思想,讓教學管理人員可以有一個晉升的動力和評判工作業績好壞的標尺,為教學管理人員創造一個的發展空間和晉升平臺。另外一個方面,優勝劣汰,去除教學管理團隊中的“害群之馬”,增強教學管理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與團隊風氣。
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是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管理隊伍在教學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高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穩定、管理水平高的教學管理隊伍,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從而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教學水平,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