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品
(云南省廣南縣第五中學,云南 文山 663300)
新課程賦予新教材很多新的理念、新的內容,新的理念要充分體現,新的內容要讓學生易于接受,這些最終都應該落實到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每個教學環節中。新課程標準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學生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生活的思維的活動,是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課堂教學成功與否,關鍵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是否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是否采用讓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那么,如何有效地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全面開展,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呢?
新的教學方法和彈性的內容設置,為課堂多媒體應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只要學校條件允許,多媒體可以很好地完成諸如場景引入、直觀演示、動態模擬、實時查詢、演算驗證等在舊的教學輔助工具中所不能做的教學動作,多媒體可以提供生動和豐富的音像,使得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解決許多教學重點與難點的講解。
例如,我在教學七年級直線、射線、線段一節中,為了引出課題,本人收集了斜拉索橋、鐵軌、池浴和彗星慧尾的圖片,使得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線段、直線和射線產生了直觀的認識。如在講解“從不同方向看物體”一節時,本人利用三維圖像編輯軟件制作了連綿起伏的山體地形,利用三維圖像觀察器對山體轉動,實現全視角觀察,自然地引出了“模看成嶺側成峰”的場景;又如在講解“生活中的數據”這一章時,為了演示一百萬有多大,設計了工程土方的堆放模型,通過動態的堆積,表現出不同數量級上的體積對比;在講解“生活中的數據”這一章中的“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時,用“Excel”軟件演示給學生看,并組織學生到電腦室進行實踐,使學生印象深刻。因此,筆者在實踐中認為,在教學觀念、教學模式不斷發展的今天,作為教師,應該把握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要掌握多媒體使用方法,自己動手制作多媒體課件、插件為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如七年級下學期,在學完下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之后,我們師生又一起學習如何用方程來解答實際問題,當中碰到了第174頁教材中有關“教育儲蓄”的一道實際問題:為了準備小穎6年后上大學的學費5000元,她的父母現在就參加了教育儲蓄,下面有兩種儲蓄方式:1.直接存一個6年期;2.先存一個3年期的,3年后將本息和自動轉存一個3年期。你認為哪種儲蓄方式開始存入的本金比較少?
考慮到學生年齡小,基本上沒有到銀行存過錢,根本沒有此方面的生活經驗。因此,我采用這樣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學習:1.在學習本課題之前,先布置學生組成小組開展課外研究性學習活動,到本地的銀行參觀,觀察老百姓是如何取錢存錢,了解銀行中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做什么工作,并記錄當日銀行的利率表……2.專門用一節課的時間“大做文章”,開展“我們都有到‘銀行’存款去”的課堂實踐活動,把教材進行延伸拓展,先請學生討論匯報課前研究性學習活動情況,共同小結出銀行是如何算錢的,人們該如何到銀行存錢及初步認識“本金、利率、期數、利息、利息稅”的含義和掌握利息(稅)的計算方法。緊接著,我又把儲蓄所“搬進”課堂,把教室設為“模擬銀行”進行分組實踐活動,有人當“儲戶”填寫存單的“金額、期限……”有人當“會計”計算利息,有人當“行長”審核差錯。如果我給每小組100元到銀行去存款,1年、2年、3年、10年后能拿多少錢?……同學們角色互換,計算不斷,“分角必爭”、“分分計較”。人人有事做,一節課緊張活躍,很快就下課了;3.再用一節課時間讓學生來解答前面所提的教育儲蓄問題,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通過這樣一個充實有意義又充滿挑戰的課內外過程性的數學實驗活動,一方面避免了枯燥抽象的數學學習,豐富了課堂教學氣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僅使學生對儲蓄利率有了更深的感性認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態度和學習數學的正確價值觀;另一方面也讓學我本人進一步體會到數學是源于生活,新教材特別注重了這一點,我們教師必須善于把教材生活化,把學生引導到生活中去學習數學。
教師應結合教材的實際特點,盡可能營造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合作表演、當小教師等活動,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讓學生樂于探究、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從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隨之改變。在課改的實踐中,我認為中學生表現欲強,下面這兩種組織形式是可行的:1.選一些課題,將“三尺講臺”讓給學生。如在講解“四邊形”中的中心對稱圖形時,在課前已做好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紙片的基礎上,可讓學習小組競爭回答各種圖形的對稱性,然后上臺在黑板上合作演示,還有一些簡單的說理題,也可讓學生上臺當“小老師”進行板書、說明、演示,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在講臺上自由發揮,盡情地展現自我風采;2.開展班級四人小組討論、競賽搶答,如在學新課中碰到懸而未決的問題、有爭議的問題,或在講解作業、課堂練習時,特別是代數方面的內容,采用小組先討論后回答,就很容易組織,效果較好。組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雖然“經常會被難住”但“經常會有驚喜”,“經常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雖然這樣的課不好控制,但一改過去教師一味傳授的權威地位,由教學中的主角轉為“平等中的首席”,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為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而且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生同社會和生活的距離。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的創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程中,教師將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是新課程方案的實施者,成敗的關鍵是教師。課堂教學要以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為指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充分進行思維訓練。教師應樹立全面發展的質量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民主合作的教學觀,來完成課堂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