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娥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尚德小學,甘肅 隴南 746400)
語文這門學科在三年級教學過程中很重要,但目前國內的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仍采用的是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們對上語文課沒有興趣、不想上語文課等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很不理想。為了讓小學的學生們喜歡上語文課,熱愛上語文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迫在眉睫。在小學語文三年級口語交際中運用情境教學法不僅讓小學的學生們喜歡上語文課,熱愛上語文課,而且實現了讓學生們在學中玩,玩中學的目的。因此,目前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將情境教學法引入自己的課堂。
情景教學法指的是根據課堂要講的內容創造出與之有關的情景,幫助學生們去理解體驗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而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學習理解從未接觸過的以及從沒想過的東西,這是一種能夠使學生們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愉快的教學方法。
情景是該教學方法的核心,也是該教學方法的源頭。文中所涉及的情景實際指的是可以使學生們產生共鳴的一種環境,這些情景是由教師們自我認知的延伸而來的,如教師們的生活空間范圍、運動的空間范圍、思考的空間范圍、工作的空間范圍以及人際的空間范圍等等。情景包含的主要內容隨著教師們的教學內容的不同而不斷的發生改變,情景的主要內容不僅有有趣的靈魂而且都是智慧的結晶。在小學語文三年級口語交際中運用情境教學法,既讓學生們完成提升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目標,又在幫助學生們學習知識的情況下,也完成了塑造學生人格的目的。
語文這門學科的一個特點就是實踐性,簡單來說就是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應該要做到的是引導學生們將語文知識和實際的生活聯系起來,運用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去解決回答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進一步的實現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隨著情境教學法的研究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入了情境教學法。同時,有關研究顯示情景教學法不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很大的價值,在其它的課程中也體現出了很大的價值。因此,未來情境教學法將應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
目前,在小學語文三年級口語交際中,情境教學法的加入使小學語文課堂變得異常有趣活躍,它讓小學生們喜歡上語文課,熱愛上語文課,教師們上語文課也更輕松愉快,而且課堂效率也很高。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前的小學課堂中,某些學校的語文老師盲目的運用情境教學法,以致所運用的情景內容與課堂的教學內容不一致。這樣的課堂不僅枯燥無味,而且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不理想。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要合理的利用情景教學法,具體運用有:1.利用多媒體直觀情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以《美麗的小興安嶺》為例,教師們可以在上課之前收集有關小興安嶺的圖片、視頻、聲音等,在上課時利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小興安嶺有個直觀的認識,進而讓學生形成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保護自然的意識。2.利用生活情境直觀知識內容。以《聽聽,秋的聲音》為例,教師可首先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秋天的綜合音頻,其中有樹葉疊加的聲音、蟋蟀的聲音、大雁南飛的鳴叫等,這些都和課文相關聯,這樣一來,在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同時,可以引入今天的主要學習內容;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們對秋天有什么樣的印象?然后要求其分組討論,能夠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總結能力。3.利用問題情境引導課堂教學內容。在上語文課之前,結合教學內容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們真正的參與到小學語文的課堂中。以《金色的草地》作為一個例子,教師們結合課文內容可以向學生們提問:“本文主要講了什么?總共可以分為幾部分?”通過創造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去研究文章的內容,去回答問題。4.利用表演情景激發學生們的上課熱情。教師們在備課的時候結合文章內容去構造一些情景劇,也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們一起去構造情景劇,然后讓學生們自由結組去進行這些情景劇表演。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教師們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們分角色表演,在這個過程中即培養了學生們的交際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富有同情心的品質,并且更加深入的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理解。
綜上所述,小學學校的語文老師應該在課堂中引入情景教學法,這種方法的引入不僅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而且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將情景教學法引入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注意的是要合理的運用情境教學法,創造合適的情景,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愉快的學習,實現提高小學課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