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摘要:馬克思群眾觀作為唯物史觀中的重要一部分內容,在中國化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我國的革命和發展給予了指導。該文在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對馬克思群眾觀的形成過程進行了闡述,分析了馬克思群眾觀中國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推動馬克思群眾觀的中國化進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群眾觀;馬克思群眾觀;當代價值
1 導言
深入研究和分析馬克思群眾觀對于我國的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深層次的了解馬克思群眾觀能夠更好地指導我國執政黨和政府對國家的理論和制度進行創新和完善,同時也能夠豐富馬克思群眾觀的理論思想。
但是,現階段我國對于馬克思群眾觀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馬克思群眾觀的內容進行簡單闡述,在此基礎上對馬克思群眾觀中國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2 馬克思群眾觀的形成過程
馬克思的群眾觀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形成的,因此,馬克思的群眾觀形成是經歷過萌芽、發展和成熟時期的,并在此過程中實現了理論及實現的完善。而馬克思所發表的文獻則是標志著其思想的一步步成熟,馬克思從中學時期表達的人生價值觀到后來在萊茵報中表達的勞苦大眾的同情代表著其群眾觀開始萌芽;而《德法年鑒》的發表則是進一步的揭示了其群眾觀正在不斷地發展,這一階段馬克思已經認識到人才是歷史的創造者;而《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發表則是直接標志著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出現,并闡述了群眾對于歷史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到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發表的時候,這一階段馬克思唯物史觀已經正式形成了,馬克思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無產階級在社會階級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無產階級才能全面的解放人,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3 馬克思群眾觀在中國的理論發展及存在的問題
傳統封建思想的束縛,英雄史觀依然存在。對于歷史的創造者到底是人民群眾還是英雄這一問題的研究結論形成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這兩種不同的理論,而馬克思則是根據實踐結果,提出了唯物史觀是建立在現實的人這一理論基礎上的。并且馬克思還對人和實踐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的結論認為實踐就是主體通過中介而對客體進行指向的一種現實性的活動,因此,人民群眾才是實踐活動的主體,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通過實踐來獲取自身所需要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在社會發展遇到危機的時候,積極主動地領導和利用社會革命來推動歷史和社會的進步發展。
工作作風腐敗,損害黨在人民心中形象。首先,影響了黨的外在形象和社會地位,以至于人民對黨的執政能力出現了信任危機,并逐漸懷疑,影響了黨的執政地位的穩定性,并將直接危害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穩定性。其次,對社會的資源造成了浪費,損害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國家培養出一個優秀的黨員干部需要耗費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一旦出現作風問題,就會直接浪費社會的物力和人力。最后,影響社會氛圍,造成社會矛盾。共產黨員始終代表著我黨的先進文化,言行舉止都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下,腐敗和奢靡會影響整體社會的氛圍和良好的風氣的形成。
4 新時代貫徹馬克思群眾觀的主要對策
加強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宣傳教育
第一,要加大對人們群眾的教育力度。國家要不斷的推動人民群眾積極性的發展。利用手機、網絡、媒體等媒介來提高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教育力度,幫助人民群眾建立良好的的政治思想和充實理論知識,不僅要能夠正確表達自我利益的需求,維護個人權益,還要能夠抵擋住國內外不正確思想的引導。
第二,加大校園思想教育的力度。學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對于人民群眾的思想素質培養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大校園思政教育可以幫助人民群眾更好的、更完善的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能夠幫助其更好的建立主人意識。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加大對黨員的思想教育建設力度。利用座談會、學習培訓以及典型案例等手段來強化黨員的思想理論,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和人民群眾的聯系,真正的成為人民群眾的知心人。
推動黨的作風建設進程。不斷地推動反“四風”運動的進程以及深度,建立黨員干部純潔性的保障體系,從而保護好黨員干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正面形象。
加大對黨的制度建設的力度,通過加強黨員干部對新發制度的學習優化,確保黨員的學習成果,提高制度的作用程度。只有在根本思想上保證了黨員干部的制度認同感,才能夠保障制度更好的實施。
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推動無產階級的認識和改造世界進程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對馬克思群眾觀的內容和體系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并且對馬克思群眾觀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簡要分析,根據我國現階段對馬克思群眾觀的應用程度及存在的問題,對我國的馬克思群眾觀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從而為我國今后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同時,在現階段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必將會出現更多的群眾問題,這就要求黨的政策要不斷的結合實際,不斷調整以適應社會變化。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