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平
摘要:在一個企業當中,紀檢監察組織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部門,他主要負責的是對企業工作的監督。隨著現在國家提倡的從嚴治黨,從嚴治企的深化改革,如何將職能進行轉變,換方式,換作風的將監督工作職能做好,已經成為了現在以及未來所有企業的紀檢監察組織需要進行管理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國企;紀檢監察組織;履行再監督職能;實踐途徑
近年來,紀檢監察組織改變過去代替職能部門沖到一線搞監督的做法,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加強對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特別是監管職責的監督上,倒逼職能部門強化監督意識和監督職責,使紀檢監察組織回歸到執紀監督問責主業上,提升監督實際效果。
1、再監督的含義
就是需要紀檢監察以及相關的職能部門進行監督工作,而再監督是紀檢部門需要履行的工作內容之一。而在監督手段和過去進行比較,是一個監督職責不斷回歸的過程,也就是在原有的監督方式基礎上進行一個創新,同時它也是監督管理當中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如此,能夠充分的表現出對于腐敗進行治理的能力,這是現在國有企業進行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
2、再監督存在的問題
現在的紀檢監察組織必須要準確找出再監督之中存在的問題,而主要問題分為四個方面。第一一定要對再監督的定義作出充分認識。隨著年數的增加,國有企業的相關業務部門大都習慣了紀檢監察組織的監工,對于自身觀念,也需要不斷的加強或者改善,特別是在聯合監察的各個方面,對于已經被進行監督或者監察的對象作出思想方面的轉變。整個監督和被監督進行履行職能時,都需要讓相關意識進行提升。第二將在監督意識以及相關能力做出提高。現在的國有企業當中的紀檢監察部門已經從最初的一線監督變成了幕后,各種情況的監督雖然同步履行,但現在的相關監督工作人員自身具備的專業素質以及能力還遠遠不夠。第三,要將再監督組織確定好的保障制度作出改善。現在國有企業在監督方面主要的工作是在效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并沒有對企業當中相關職能部門的業務作出規定,整個流程相對不夠科學合理,所以必須將相關的制度進一步的做出完善,讓再監督進行時,有更多的依據。第四,讓監督職能作用再一次發揮。現在國家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當中,再監督方面,他們存在著很多弊端,對于問題無法及時進行糾正。不僅如此,在同樣的問題上會重復出現多次,完全沒有將再監督的實際作用得到發揮。
3、國企紀檢監察組織履行再監督職能的實踐途徑
構建再監督與再檢查機制。為了讓紀檢監督部門更加有權威,就需要盡快將再監督和再監察的各項機制做出調整,一定要建立一套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出處理的完整機制。一方面來講,盡量將同領域的工作問題進行解決,紀檢干部一定不能受到人情以及親情等人際關系的困擾,否則這就會影響到監督檢查工作職能的效率。另一方面,要時刻防止紀檢監察干部在同一領域長期進行工作,避免讓他們有一定的關系圈成立,否則就會讓紀檢工作人員因為人際關系,情面等干擾工作。對于審計監督工作,相關的領導干部一定要對其進行重視,在干部進行離任前,一定要對其進行審查。讓整個監督工作的制度能夠向所有員工公示,相關干部的選拔以及任用,在職期間的各項資金流動等,都要完全透明,能夠實現干部陽光監督。
職能部門要擔起主體責任。需要實行再監督的對象,主要是包括職能部門以及不同等級的管理及有業務處置權人員。在黨政管理職能部門當中,他們承擔了不同部門之間的監督管理工作,是否能夠正確將監管的職責完好履行和企業實際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尤其是現在企業不斷深化改革的過程,企業需要快速發展但伴隨的是由各種各樣的新情況出現,相關職能部門在執行關鍵工作時,如果有對上級決策不滿意,企業管理部門制度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員執行力度不達標等情況,就會使得整個企業無法正常運行,因此不僅是管理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企業改革無法繼續推進,上級干部不滿意,導致最終的情況是企業的廣大職工自身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失,而國有資產甚至最后無法實現預期中的增值。所以就需要相關的職能部門承擔起對企業負責的監督監察責任,紀檢監察組織一定要對于各職能部門定期組織再監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各部門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并且有很好的紀律作保障。
應當不斷的進行探索實踐。隨著現在的紀檢監察部門職能的多樣化,已經有了很多種的監察方式,在監察部門實現自身職能進行時,就需要讓企業管理以及不同執行方面都進行提升。而再監督不僅能夠適應現在時代的發展要求,各部門的業務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進而能夠讓再監督運用時變得更加科學有效。
總而言之,國企紀檢監察組織履行再監督職能的實踐途徑,需要構建再監督與再檢查機制,職能部門要擔起主體責任,應當不斷的進行探索實踐等。
參考文獻
[1]王波.關于國企紀檢監察組織履行再監督職能的實踐與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3):197-199.
[2]羅嵐.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職能優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9.
[3]劉偉.中國紀檢監察部門三次職能轉變的AGIL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