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 要:豐富的想象力是創新的源泉,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當今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關系到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促進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方式。學生只有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夠圍繞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聯想,才能在學習中獲得更大的進步,逐漸成長為新時期社會上所需要的創新人才。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開放的教學環境,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革優化,可以通過加強朗讀訓練學生的想象力,或者利用“續編”拓展學生思維的延續性,這樣可以有效地對小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促進了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想象力;培養;重要性;策略
引言:
在知識經濟時代,評價人才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是否具備創新能力。對于創新來講,沒有想象力是非常可怕的,因為豐富的想象力是創新的源泉。國人飽受創新能力低下的詬病,因此中國孩子想象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也是從小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措施。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正是語文實踐,學生只有在動手、動腦、動口中,全身心參與,才能得到全面發展進步。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兒童的思維與成人的思維大相徑庭,他們的心理發展正處于想象力培養的黃金時期,他們的世界充滿著美好、充滿的幻想。想象既是特殊形式的思維活動,又是思維的奇異翅膀,借助它,人們可以做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1]。小學語文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性特征,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內心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思考,適時地發揮想象力,這樣不但能夠更好的傳授知識,而且也能讓小學生在思維想象的世界里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小學語文中的散文、古詩詞中都描繪了豐富的畫面場景,蘊含著深厚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師可以以這些教學內容為媒介,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發揮想象力,深刻領略文學世界的精彩,這樣學生的文學素養就會得到培養,有助于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策略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開放的教學環境
為了實現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目標,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在教學觀念上進行轉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且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供豐富多彩的想象空間,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在課堂上與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互動交流。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是單一枯燥的,教師應該創造更為開放的課堂環境,讓學生能夠放下心中的包袱,自由地探索學習,圍繞某個主題進行充分的想象,這樣才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2]。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的教學中,學生基本上都沒有真正到廬山瀑布旅游過,但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詩句進行深入理解和把握,發揮自己的想象,按照詩句的意思,用畫筆在紙上描繪自己眼里的廬山瀑布,這樣學生一定會樂于參與其中,教師再選擇幾幅畫的不錯的畫給予表揚,“你的想象力真豐富,畫的真好!”這樣顯然更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通過加強朗讀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課本中有很多的篇目都要求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這些篇目描寫美好的祖國河山,或是抒發父母子女真愛之情,或是一幅生動的動態的情景描寫。對于這些課文,學生一定要熟讀、讀透、讀出文中的情感來,只有這樣才能把課文的內容變成學生腦海中的一幅圖畫,才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3]。例如,對于學習《鳥的天堂》一課,文章描寫了鳥兒的世界,學生只有多加朗讀,才能讀出文章中鳥群紛飛的場景,只有把學生引入到這個場景中去,才能促使學生去想象南國中有這么一個榕樹群,有這么一個鳥的世界。在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再利用朗讀錄音,讓學生聽錄音朗讀、聽鳥的紛雜的叫聲,再引導學生去想象這么一個場景。這樣在學習這篇課文時,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和培養,教學有效性得顯著提高。
(三)利用“續編”拓展思維的延續性
小學語文課文中的很多故事都有著深刻的寓意,其中一些在文章結尾并沒有完全說明結果,實際上是留有空白,給了學生們在閱讀時發揮想象的空間,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續編的形式,引導學生續寫課文,拓展他們思維的延續性,從而促進想象力的培養。小學生們很容易情感化,續編是個很好的方式,學會在續寫中想到另外的結局,這樣整個故事就會顯得更加曲折生動,獲得令人滿意的結局,對課文主旨進一步升華[4]。例如,對于課文《坐井觀天》教學來說,學生們明確了這則寓言的寓意,他們在閱讀中可能會思考:“小鳥告訴青蛙井外的天是無邊無際的,那么當青蛙跳出井看到外面的世界時,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呢,會不會很震驚,很懊悔?”學生們對課文結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猜想,此時就可以鼓勵他們進行續編,將自己的想法敘述出來,從而促進想象力的鍛煉培養。在平時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隨時進行想象力培養方面的滲透教學,有時只需開一個頭,就可以倡導學生們去自由想象,所以只要教師多留心觀察,抓住機會,多加鼓勵贊賞,學生的想象力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激發學生參與思考和想象的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更多地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的聯想,突破定式思維,合理想象,從而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促進想象力的培養和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丹陽.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08):33.
[2]張曉霞.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想象力[J].赤子(上中旬),2017(16):184.
[3]李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方法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8(03):57.
[4]盛愛蘭.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1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