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
【摘? 要】剛步入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但是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往往多于在家里,教師對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影響非常大。剛剛步入學習階段的學生,猶如一張張白紙,想要有絢爛多彩的顏色,就需要正確的指引和方向。所以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最佳時期。教師必須給予學生正確的德育,引領學生走向一個好的未來。本文就針對小學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進行交流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了解學生思想;教師以身作則;開展主題班會
作為小學的班主任,相比于其他科目的教師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會更加費心。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關心學生,及時詢問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程,了解學生對哪些科目學習比較困難,生活和學習上有沒有煩惱。學生的思想變動比較快,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抓思想、抓學習。教師更應該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帶領學生、管理學生。在搞好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定期開展班級活動也很有必要,一定程度上能加強師生和諧關系,能加強班級團隊意識。
一、時刻了解學生思想
小學生思想還沒有成熟和獨立,教師要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觀念。學生容易做錯的事情,教師要讓學生有自己的判定和立場,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讓學生對待事物可以有自己正確的選擇和判斷,這些都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及時的關懷和了解。教師必須時刻了解學生的心理,要及時去和學生溝通,了解他們是否有學習的壓力和困難,并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生學習某個學科幾個章節后,教師可以及時與學生進行交談和了解,可以積極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也有助于班主任和各科教師交流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案。教師在了解學生的情況后,對于思想和學習狀態不對的學生,必須及時去找學生解決,發現學生的問題,教師要悉心去對待每個學生。這樣學生才會放下心中的戒備,然后向班主任袒露心扉。這也有助于學生和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教師可以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相處,學生也會在知識的學習中進步更快。
二、以身作則影響學生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學生的行為方式,想要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教師對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影響都很大,教師要嚴格約束管理自己。教師可以給學生舉生活實例去激勵學生,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采取正確的教育模式,講道理去說服學生,盡量不要對學生進行言語攻擊,要心平氣和地去面對學生。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教師要找到恰當的方式。例如,班主任想要幫助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自身就要多在學生面前表現出這些好習慣,而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精力比較豐盛,班主任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因為教師時刻影響著學生的點點滴滴,在課堂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在每天做早操的課程中,教師要比學生提前到達做操地點,教師在學生做操的時候陪學生一起做操,教師也要參與其中,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責任感和用心。
三、定期開展主題班會
在對學生德育的過程中,小學階段正是學生開始有自己思維的開始,往往也是教師和學生關系建立的開始,教師和學生關系建立還是比較困難的,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更需要注意和維護,所以教師可以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師生關系維持中,教師可以開展班會活動,對學生關心的問題和意見進行集體討論,教師也可以借此明白學生的思想觀念,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及時交流,對學生成績的提升也有特別大的影響。
例如,學校布置了一個安全活動的主題班會,要求通過班會形式讓學生了解安全知識,形成學會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教師可以讓班級干部先對班里學生進行意見收集和交流,班主任再組織開展主題活動,在開始之前教師要和班干部討論主題班會的安排,在班會上,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活動,多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可以明白學生的內心想法,然后再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將班會主題傳達給學生,這也就達到了教師的管理目的。班主任積極宣傳安全意識的重要性,也讓學生的能力得到了一個好的提升。
總而言之,德育對于學生的一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花心思在學生身上,班主任如果想管理好一個班級,首先要做的就是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這樣教師才能夠給學生帶去正能量,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德育的培養很重要,班主任一定要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多多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德育是一條漫長的道路,班主任要堅持肯花心思和時間在學生身上,這樣才會更高效地取得成績。
參考文獻:
[1]李仙.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的措施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8(36).
[2]張建祥.對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學周刊,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