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海金
(惠來縣岐石中學,廣東 惠來 515232)
在語文教育之中,閱讀是重要內容,對于學生的語言、閱讀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閱讀教學質量直接關乎到學生的個人發展。在新時期,對于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思考,以前強調僅知識教學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也無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獲益終身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合理應用少教多學這一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明確自己應發揮的作用,引領學生自主開展對閱讀內容的探析,增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語文教師在實現少教多學這一教育模式的構建中,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適當的引領,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進度等綜合性分析,為學生合理規劃今后一段時間的學習計劃。而且,教師在此過程中開展的教學活動一定是圍繞學生進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開展知識探索的資料,讓學生以自學為主進行知識內容的探析,引領學生以自己喜愛的方式探究知識,增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實際體悟。
例如,在《背影》的教學中,教師可引領學生整體性閱讀文章,并提出相應的問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解決任務,讓學生在深入理解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教師明確學習任務,在文章中幾次出現背影?重點寫的是什么?寫送別時的背影表現出父子之間怎樣的情感?每一次背影的出現,我有著怎樣的感受?文章的題目為背影,為什么還要寫第二段與第三段?通過問題的一個個解決,學生可以產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化理解,有利于學生學習成效的提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引領學生探索,使學生在對閱讀內容的感知中實現學習方法的內化,達成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展。
在從前的閱讀課堂中,教師對于課堂的掌控力極強,依據教材對學生開展知識的教學。而學生能做的有限,更多的是在課堂中聽教師講解。教師和學生未能實現有效互動。而在新時期,利用少教多學這一方式,教師需要結合學生需求與教學的目標為其創建良好的交流空間,形成有效互動的環境,促使學生主動交流,讓學生在學習之中享受學習成功的趣味與成就感。
如,在進行《偉大的悲劇》的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探究性問題,為學生構建自由的學習環境,引領學生依據問題展開合作探究活動。教師以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問題。(一)依據課文的標題思考,悲劇表現在哪些方面?(二)探險隊員們有著怎樣的品質?(三)斯科特這一行人探險的意義在哪里……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可充分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形成思維上的交流,將閱讀內容的深層次含義探析,提升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也在此過程中鍛煉合作的能力。教師以具有探索價值的問題引領學生互動,可將性格、能力等具有差異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促使其主動表達個性化觀點,也在交流中將自己的思維空間拓展,產生對文章內容更為深入的思考,強化對文章內容的領悟,也達成表達、思維等能力的進步。
在閱讀教學之中,若是想要使少教多學真正的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就一定要對初中學生整體的思維方式進行調查,并了解每一位學生真正的學習狀況以及其潛在能力。同時,還要對不同學生存在的差異形成明確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夠依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計劃的制定,以多種途徑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而且,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不能過度的打擊學生,避免學生消極學習心理的形成。
在少教多學模式中,學生一定要掌握歸納、總結的方式,對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有著積極影響,也能幫助學生在今后更為高效的進行知識學習。在實際開展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為學生滲透相應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一定的借鑒,并引領學生真正將其內化。
例如,在《最后一課》的知識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將所學內容進行合理歸納與總結,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閱讀內容的領悟,也為更高效的寫作打好基礎。教師一定要掌握少教多學的關鍵,將閱讀課堂還給學生,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在本文中,寫人的技巧較多,選擇其中的一點進行歸納總結。學生在結合文章總結中,會從對比、環境烘托、以小見大等方面歸納,真正實現學習方法的掌握。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機會,為學生構建更大的學習空間,才可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
在閱讀課堂中,教師不要過多的限制學生,應鼓勵學生對學習內容更積極的分析與思考,也可以將自己的困惑大膽的提出。利用此種方式,可以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在深入探析中獲得能力發展。
如,在進行《皇帝的新裝》的教學中,教師需組織學生預習,并鼓勵學生依據自己的想法大膽的質疑,在深入思索中提升其個人能力。本課內容的故事性強,學生樂于閱讀,也愿意將自己的思考加入。他們會提出,為什么騙子幾乎將所有人都欺騙了?為什么小孩子敢說出實話,他不害怕被砍頭嗎……只有質疑,才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促使學生更主動的分析與思考,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滿足少教多學的教育要求,為學生的能力強化打好基礎。基于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思考與表達,促使學生在主觀意識的作用下深度學習。
少教多學是新的教育背景下倡導的教學模式,可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能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少教多學這一思想,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個人情況等合理設計教學方案,使學生置身于課堂中的主體位置,為學生構建輕松的學習環境,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在知識的深入探究中獲得能力的增長,也達成培養其綜合素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