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艷
統編教材的結構體系跟以前教材相比在結構上有了很大的變革,在單元設置上除了傳統的閱讀單元還專設了閱讀策略單元,習作單元和綜合性學習單元,語文園地的設置也與以往不同,有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里面還會根據學段需要穿插識字加油站和書寫提示。總體來說統編教材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學生的閱讀量。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統編教材下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
1.課內拓展,通過閱讀鏈接來加大學生的閱讀量。
有的與課文進行整合,編排了課后題,比如《白鵝》鏈接了《白公鵝》。
2.納入課外閱讀,比如《寶葫蘆的秘密》后面拓展整本書的閱讀。
3.另外就是通過快樂讀書吧,拓展課外閱讀。
在神話這個部分,你讀過這本書嗎?相信你可以讀更多,更多是展示精彩片段,簡要提供作品內容。兩個小貼士,第一個告知學生神話的知識,第二是發揮想象,感受神奇。再如快樂讀書吧。放在科普單元后面。兩個小貼士,提供閱讀科普作品的方法。第一是運用課上學習的方法理解術語,第二是利用內容進行思考。
1.以四年級閱讀策略單元為例,提問單元,第一篇課文,安徒生的童話。
一上來,讓學生大膽提問。課后第二題,仿造清單,讓學生知道,可以針對局部提問,也可以針對全文提問。
2.要引導學生借助提出的問題理解課文。
借助問題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包括清單當中的問題,課后編者提出的問題。尤其不能忽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己提出的問題。借助學生提出的問題理解課文,是這個單元區別于普通單元的難點所在。
3.要充分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
在這個單元的教學中,老師也好,學生自己也好,要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有價值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自己積極思考的表現。
4.為了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和能力,還有一個批注單元——六單元。
學完批注的角度之后,可讓學生再讀課文,自主批注。在這個環節上,提示學生,批注的角度是豐富多樣的。
5.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三個單元都有涉及,四單元理解起因、經過、結果,把握一件事。七單元,把握幾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四下六單元,如何把握敘事性長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這個之后,就能知道每個單元的側重點。
6.集中編排現代詩,培養學生對現代詩的興趣。
教學的時候,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讀者可以,應該有多元化的理解,但是每一個理解都要說得通。教學中,我們要鼓勵,說出理解,也要排除臆造,完全不顧文本。
“新課標”在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上的要求雖然沒有變化,但在具體的操作上有了更加明確的要求和建議。尤其突出強調了“要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指出“教師要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因此,讀書活動應該如何引導學生讀書要值得我們教師重視的。
課外閱讀的內容安排、組織形式等盡可能滿足于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學生樂讀、愛讀,使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樂趣。在組織閱讀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兩點:
1.學生合適的課外書
(1)要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如果當一篇文章能使閱讀者全身投入其中的話,文章對人的影響將會是持久而深遠的,不僅內容可能終生難忘,而且有關語言也可能永遠難忘。
(2)要與學生的心靈世界息息相通。小孩子天生愛幻想,這就決定了他們愛讀帶有幻想的故事。所以像《太空歷險記》《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魯濱孫漂流記》等作品都能引起他們的極大興趣,值得推薦。
2.結合語文課本開展拓展閱讀
學寫人的文章,可以選擇與這個人相關的其他文章來讀,從而對這個人有更深更廣的了解。也可以選擇與這個人物相似的其他寫人的文章來讀,讓學生在比較閱讀中獲得更多的語言,獲得對人物更深更廣的認識。
學寫景的文章,可以選擇其他寫景的文章來讀。如:學習《桂林山水》時,可以選擇朱自清在我們溫州寫的《梅雨潭》來讀,也可以選擇我們當地寫景的文章來讀。同時,這樣的閱讀,由課文這個“點”擴散成一個較大的“面”,學生的語言積累不斷增加,領悟力也不斷提高。
3.拓展課外閱讀的渠道
當今世界已進入了信息時代,應讓學生明白要通過各種媒介接收大量信息,我們的課外閱讀也不能限于書本。除了班級圖書角里的書籍和學生訂閱的雜志以外,還可以學會用各種途徑進行廣泛閱讀。雖然沒有上網閱讀的條件,電視中一些優秀的欄目等也是獲取知識的好渠道。
1.首先是激發興趣
和學生一起讀,師生共讀一本書效果不錯,在平時不經意間穿插一些書的情節,老師讀這本書,平時經常說說書中人物啊,情節啊,目的是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當然老師必須全心投入,光要學生做,自己不做,起不到很好作用。)學生會很感興趣,然后再開展活動。
也可以利用課前5分鐘時間不停地講故事。每次我講的故事就像講評書一樣,留個大尾巴,然后他們就會去找書看了。好讀書興趣靠老師營造氛圍,關鍵是老師要堅持。
我在班上一直強調分享,我說好書也要分享,一個人享受沒意思。如:我讓孩子借了人家的書后在第一頁上端端正寫上自己的名字,我說那本書上說的名字越多,這本書的價值越高,將來你長大了,翻開這些書,小學時的情景、友誼還能重溫。
2.制定計劃
讀書計劃要結合孩子的特點而定,再有就是結合學生的閱讀儲備來確定孩子的本學期的讀書計劃。
3.提供充分的閱讀時間
每周閱讀課,午讀半小時,晚讀半小時,課前經典誦讀,假期讀一本閱讀教學要做好,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
4.創設舞蹈展示讀書成果
通過讀書交流地展示學生的讀書成果 這樣更好地促進讀書的延續。要有結合孩子的進步及時跟進激勵式的評價,讓孩子有了讀書的習慣老師就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