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縣雅龍鄉鎮西村小學,廣西 河池 530818)
溝通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通過交流可以實現情感的共鳴,了解到對方的想法。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如何開展有效地溝通是一門學問,需要結合小學生的性格以及他們當前對于外界的了解情況進行分析。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此保證溝通工作的有效開展。另外,小學班主任還要對自身溝通方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經驗找到更為有效地溝通方式,實現對學生的管理。
由于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教師都是嚴厲的,教師自己也會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所以很多小學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總是采取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導致最終的溝通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甚至連對學生進行關心時都會帶有一種命令的語氣。此種情況無法保證師生之間達成有效地溝通,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開展。
小學生大多年齡較小,心智發育并不完全,所經歷的事情較少。所以他們無法從更深層次了解班主任說的話。再加上一些小學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直接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未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與小學生溝通時產生誤會,無法達到自己原本的目的。比如,有些小學班主任由于受當前網絡用語的影響,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喜歡用帶有語氣的反話與學生進行溝通。如小學生亂扔垃圾,班主任直接說一句“真棒”。小學生會真的以為在夸獎自己。為此,班主任要加強與小學生之間的溝通。
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會從學校相關的制度出發對學生進行管理。在于小學生進行溝通時也是秉著為你好的心態進行溝通,此種形式使得最終的管理效果以及溝通效果都不進人意。為此,教師要做出改變,改變自身的理念,尊重小學生的想法。為了實現對班級的管理,教師要通過溝通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小學生認識到良好的班級氛圍的重要性。在溝通過程中師生間的距離會拉近,學生會越來越喜歡這個班級,從而使他們積極的投身到班級建設當中,實現有效地班級管理。
例如:在班級大掃除過程中,小學生由于活潑好動,他們會無法集中于自己的清掃任務。此種情況下教師要通過溝通對學生進行管理。教師可以利用家的概念與學生進行溝通,問一問學生愛不愛自己的家,自己的家應不應該是整潔衛生的。使小學生形成自己的想法,當小學生意識到教師與家一樣重要時,他們便會積極地參與到大掃除當中,減少班主任很多后續的管理工作,也能夠充分的使小學生的想法被班主任尊重。
師生關系的發展一直都是教育過程中需要教師解決的重要問題,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促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所以班主任要對于學生進行溝通。在溝通過程中不一定要班主任一直說,班主任還可以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通過傾聽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小學生的情感變化,發現當前小學生遇到的問題,從而找到有效地方法解決小學生的問題。
例如:身為班主任,我們不僅要對學生的行為、品德進行管理,更應該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管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在筆者任教的過程中曾經遇到過一個學生,她平時成績很好,但是有段時間成績突然開始下滑。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筆者決定和她談一談。在最開始的溝通過程中學生并不愿意說,在第二次的溝通中通過引導學生說了最近的煩惱,筆者只是安靜地傾聽。了解到原來是父母最近經常吵架,為此我聯系了學生的父母向他們說明了這些狀況。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并作出了改變。后來學生的成績開始上升,并且非常愿意和我分享她的一些想法。此種溝通形式便非常高效的實現了對于班級的管理。
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最為重要的便是要注重班級制度的制定。在制定過程中班主任不能單純的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要讓學生參與其中。例如:班主任可以單獨拿出一節班會課,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從自身的情況出發,將一些他們認為不可以做的事情寫入班級制度中。這種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確定的制度能夠更好的約束學生,學生也會較為自覺地遵守其中的規定。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時需要注重對溝通藝術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較為合適的方法,以此保證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這也能夠使班主任充分的認識到學生在此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