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滿族自治縣北關小學,遼寧 桓仁 117200)
從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況來看,當下小學數學教學過分依賴教師教學內容,而忽視了學生主體性地位的發揮,從而在數學課堂中建立了被動學習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機器。而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滲透與實施,使得小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中重新掌握主動權,進而完善數學學習內容和體系,體現了學習樂趣。并且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中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進而構建實物與圖像教學模式,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樂趣,鞏固課堂教學內容,提升了學習效率。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之下,小學數學教師常常將圖形化為可參考的內容,要求學生去將圖形畫出來,但是卻忽視了現實生活中那些無形的圖形。正是因為小學數學教師缺乏這種圖形思考意識,使得實物與圖形教學常常無法獲取長足進展,影響了小學生數學學習體驗感,并進一步造成了小學生邏輯思維無法得到培養,阻礙了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的發展。
在教育信息化技術運用與滲透過程中,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會充分運用教育技術來支撐實物與圖形教模式,以此構建直觀性教學體系。但是,有許多小學數學教師缺過分依賴教育信息技術的力量,使得實物與圖形教學課程化過于濃厚,進而偏離了教育內涵,使得表面性內容大于實質性內容,進而失去了教育功能。
比如,在小學數學開展三角形教學認知中,數學教師往往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量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幫助建立三角形的概念。但是學生通過觀察實物圖像建立起來的僅僅是三角形的表象,大量的實物圖并不能幫助學生建立準確的三角形概念。教師忽視了除去大量實物圖表象中的非本質的東西,不利于學生抽取表象中的本質內涵。
小學數學知識體系比較抽象,而小學生因為思維能力沒有發展到成熟階段,學習經驗也不是很充足,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思維特點,借助信息技術將復雜化內容轉變為直觀性內容,進而幫助學生進行實物與圖形直觀性學習。
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師開展角的概念內容時,數學教師就完全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觀察一些實物,三角板,五角星等,讓學生從這些實物中感悟角的概念。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示范、引導的方式,啟發學生用圖形來學習相關概念,激發學生思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學數學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大部分數學知識內容都來源于生活,而生活之中又充斥著大量的數學現象。因為,小學數學教師應懂得如何在小學數學實物與圖形教學之中,融合生活化內容,以此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強化小學數學實際運用能力的價值。所以,在數學實物與圖形教學實踐中,應盡可能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掌握與概括數學圖形,借助圖形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提升小學生數學運用能力。
小學數學實物與圖形教學是幾何直觀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是幾何直觀教學中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圖形方式創造教學情境,來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進而滿足小學生數學學習需求。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根據圖形直觀特點,來抓住教學對象,引導學生通過思考來講抽象化內容轉變為圖形化,實現直觀性學習,并深入研究其中所包含的關系,實現知識體系轉化。通過實物與圖形教學模式,優化了小學數學幾何教學,并幫助學生在幾何課堂中重新產生學習認知,懂得如何借助實物與圖形力量來轉化幾何知識內容,培養小學生幾何空間想象力,提升教學有效性。
總之,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與教育理念的創新,越來越多的教育方法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而小學數學教師也在教育形勢下看清了教育本質,從學生需求與特點出發,盡可能構建以為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活動,實現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目的。在小學數學開展實物與圖形教學,能夠為小學生帶來直觀性學習,從而強化數學體系的認知,并努力構建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