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大林鎮實驗學校,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小學階段,學生正處在打基礎的時期,而數學又是主要學科之一,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教學指導,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和完善,關注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小學生的思維和數學學習水平還不高,數學知識又是比較抽象復雜的,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學科特點,關注良好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索和運用,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
“素養”所代表的涵義廣泛,它是知識、方法、技能、情感的結合。核心素養,就是起到核心地位的重要素養,能夠對人的情感、思維和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1]。每個學科都包含著不同的核心素養內容,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雖然教育界很多專家對核心素養有著不同的多種理解,但不可否認的是,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要意義,對于教學質量和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這門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著一定的要求,并且隨著學段的增加,在數學學習方式上也需要進行不斷的變化。在小學這個基礎階段就是要對學生的運算推理能力進行培養,引導他們逐漸建立科學的思維體系,產生積極思考分析問題的好習慣,從而為以后學習數學以及成長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2]。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在學習中缺少穩定性,對于那些抽象復雜的知識內容不感興趣,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又是核心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關鍵,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用興趣來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更具體形象的內容,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思考,努力解決問題,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3]。例如,在人教部編版小學數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內容的教學中,如果只是要求學生進行小數的加減法運算難免很乏味,此時教師可以引入游戲趣味化元素,比如創設超市購物的場景,準備標注不同價格的物品,學生們開展角色扮演游戲,體驗顧客或售貨員的角色,通過物品總價的計算和找零,在這樣趣味化的氛圍下,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鞏固這部分內容。例如,“鉛筆單價0.90元,練習本1.50元,橡皮0.50元,那么如果小紅各買一樣的話,商品總價多少錢,付給5元,應該找回多少?”另外,小組合作這種方式也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在小組討論學習當中,課堂教學氛圍就會活躍起來,學生的推理運算、邏輯思維等能力以及團結合作意識都會得到培養,可以達到以前進帶后進的效果,從而在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是數學學習的初級階段,與更高學段相比,難度還是較低的,但此時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生在面對數學學科中各種圖形和數字的時候,如果只是運算和背誦記憶,那么學生必然會對學習不感興趣。小學數學教師要采取更為科學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形象化思維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更多借助數形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達到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形象的良好效果,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知識,培養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方法[4]。例如,在“分數”內容教學中,借助切蛋糕、分大餅等方式,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幾分之幾的概念。再者,在周長、面積計算當中,也通常都會需要根據題意畫出圖形進行分析解答,這都會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對于教學實際活動的開展,小學數學教師通常都需要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但教學活動中會充滿很多生成性元素,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問題,影響整個教學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師應該及時的進行課后反思,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調整教學思路,促進教學模式更加完善,積極打造生本課堂[5]。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通過趣味創新的教學方式來引領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廣泛參與,從而最終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