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實驗高級中學,四川 綿陽 621000)
引言:高中班主任工作中,采用信息化方式進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果,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如何將信息化應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是教師面對的問題。為了促進高中教育發展,本文就信息化發展視角下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進行分析。
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并不深刻,部分教師認為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工作,會影響管理效果,無法實現素質教育。信息技術具有高效、便捷的特點,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果的有效措施。但是班主任并沒有意識到該技術的優勢,影響班主任管理信息化發展。此外,傳統管理模式下,管理理念落后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1]。管理工作中,過分強調教師主體地位,忽略學生情感與態度培養,導致管理效果不理想。
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要對象,若是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則會影響學生價值觀與世界觀的形成。高中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自我管理意識較差,無法辨別網絡中的信息。網絡中擁有大量的信息,若是利用信息化方式進行班級管理,無法保證不良信息對學生產生影響,,容易對學生產生不利影響,無法實現學生健康成長。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應用需要學生與教師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教育與學生共同發展。
信息化發展視角下,將信息技術與管理理念融合,更新教學理念,為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支撐。傳統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會利用自身優勢對學生學習、生活進行管理,忽略學生主體意識。此外,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管理模式相融合,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實現因材施教,提高管理效果[2]。例如,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將學生學習過程、日常表現、家庭環境等內容以個人檔案的方式記錄下來,為后續學生管理做好鋪墊。如班級某個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不認真,總是走神的情況后,教師可以將該同學的檔案調出來,對比近期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個性與可能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經過學生檔案的分析后,發現導致學生上課不認真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學生的家庭原因。這時班主任可以與學生溝通,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信息技術的應用,為班主任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解決以往教育工作中的不足。
高中階段師生之前溝通的內容,多數與學習有關。對于學生來講,這一溝通方式比較單調,無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欲望。師生溝通,是促進班級管理、學生學習的關鍵。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多種溝通途徑,如微信、QQ 等等,以此提高管理效果。此外班主任應注意,與學生溝通時,應平等、相互尊重的態度,與朋友相處的方式與學生溝通。這樣一來,可以消除學生對班主任的畏懼心理,同時可以升華兩者之間的關系,對學生成長具有促進意義。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活動,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班主任的責任不僅僅是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與學生溝通,滲透一些學習方法與技巧,使學生在班主任的引導與幫助下養成好的學習狀態,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若想實現對信息技術的靈活應用,應提升對信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水平,以便在管理工作中熟練應用。作為信息時代的教育工作,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積累經驗,提升自身技術水,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當班主任具備網絡技能與上網經驗后,能夠與學生產生共同語言,為后續教育管理提供便利[3]。此外,班主任應對信息技術優勢進行分析,利用此輔助管理工作開展。信息技術具有資源共享、便捷、高速的優勢,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進行教學活動,加強課件與教學內容的設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以此實現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在管理工作中,則是發揮互聯網技術便捷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實動態管理,激發學生自主管理意識,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若想實現上述內容,需要班主任對信息技術進行全面學習,了解其優勢與不足,并根據此制定管理計劃,為班集體更好發展奠定基礎。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如主題班會、線上教學等等。以主題班會為例,傳統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會將班會的主題寫在黑板上,對學生進行講解。該模式下,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也無法在班主任的引導下獲得情感體驗。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則是改變傳統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發表網絡事件的看法。在信息化視角下,班級氛圍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學習狀態也發生變化,對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加強對當前班級管理工作的分析,了解管理中存在問題。通過問題分析,制定信息化與管理工作結合的方案,完善管理觀念,強化對學生的了解,促進管理工作深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