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武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武術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代表,各個高校體育課關于武術的學習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傳承、弘揚,目前,各高校體育課已經開展了武術的教學,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各個高校武術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學校武術教學根據其固有的教學模版進行教學,無法跟隨時代發展,教學模式陳舊,無法推陳出新,學生對武術的學習提不起學習熱情。“游戲教學法”在高校武術教學的應用可幫學生提高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同時,也對武術進行了弘揚和傳承。因此,本研究針對“游戲教學法”在高校武術教學進行研究。
中國武術,延衍流長,流傳迄今可考證史實有4200年的中華文明史,文武相承相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1】,套路多,招式雜,如果學生對武術沒有極大的興趣而參與進來,學習時間久,學生很難堅持,常常會自我放棄,因為武術學習的學習程度越深,則其難度也越大。
體育課在學校的教學中不是重要的教學項目,且由于武術其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也并不高,學校不能給予足夠的資金投入,師資配備也不足,因學校不夠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教學的認真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具有影響,由于武術教學為學生體育課內容,但是,由于體育課學校不夠重視教學大綱中也沒有嚴格要求,學校體育課課時安排少,學校的軟件硬件設施配備不齊全,教學效果不理想【2】。
武術文化起源于4200年,是中華璀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派別各異,招式各異。武術內容豐富,對武術派別的區分主要依據武術招式,每個派別都有自己獨特的招式。在武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給學生招式的傳授,忽略了武術的精神,忘記了學習武術的初心,在武術的學習中,教師應注重武術精神對學生的傳授,武術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文化中璀璨的明珠。
通過輕松的學習氛圍進行武術教學,寓教育于游戲中,較好地完成了目標,使學生在生活化、游戲化的活動中有效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極大限度地發揮自主性,從中獲得了相關經驗,并且可對學生進行創新性思維培養,對學生的潛力進行挖掘【3】。
游戲教學法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于武術的學習熱情,利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不會再把學習武術變成任務,有思想壓力,最后放棄;其還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和教學性,學生通過游戲教學的方法去學習武術,學生會有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進而積極的去學習。
游戲教學法是把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通過輕松的游戲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去學習,但是,游戲教學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學生可能會因為是游戲加之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走神,因此,游戲教學法需要堅持一定原則,引導學生正確的通過游戲學習,達到教學目標。游戲在課程的設置中,需要有側重點,將教學內容融入至教學任務當中,寓教于樂,堅持游戲教學中,游戲永遠是為教學服務,不能超越教學。
游戲教學法貫穿于整個武術教學過程:1.教學設計,游戲教學打破了傳統模式的教學,從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上不斷打破原有的固有模式,新的游戲教學模式應主動教學的娛樂性和秩序性,具有一定的武術精神,無論是教學模式的改變還是教學內容都不偏離武術本質。在游戲教學中應把力道的大小,動作的快慢、輕重,動作的力道考慮到游戲中,幫助學生更深刻的領悟。2.教學準備,武術是一項活動劇烈的體育運動,學生在上課前應注意熱身運動和拉伸,避免肌肉拉傷等危險的出現,例如:跑步,弓步壓腿、也可通過小游戲,丟手絹、擊鼓傳花等,提高學生肌肉的興奮性。3.教學組織設計,在游戲武術教學中,教學場地寬敞,可設計較多的情境進行武術的學習,例如:比武招親、打擂臺等,游戲教學,教師需要設計好游戲規則和流程,確保教學安全和教學質量。4.合理分組,游戲教學不可缺少的是分組,分組是應注意學各組之間實力相當,實現團隊和諧,所以教師應提前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
武術的學習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精華的傳承和弘揚,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精神之魂,武術的弘揚,離不開大學生的學習和傳承,大學生應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將武術精神貫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綜上,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武術學習的熱情,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