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威縣南街小學,河北 威縣 054700)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教學手段。教師通常會根據某一教學情況,設立某一教學情境,渲染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進入狀態,在通過老師的引導和講解,幫助學生快速的掌握知識點。但也難免會有部分教師出現對情境教學了解不清,或出現錯誤任職的情況。對此,需要教師在情境教學過程中,認真反思,逐步探析,把握情境教學的要點,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
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所以,如何構建生活化的課堂,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間自由徜徉,這是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的問題。為此,我們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來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溝通起來,以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和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使學生更加熱愛語文學習和生活。例如,在教學《新型玻璃》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之后給創設一個“產品發布會”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閱讀內容選出一種自己喜歡的玻璃,并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該玻璃廠的廠長,將如何對你的玻璃產品進行宣傳和推銷,也可以讓一些學生來充當記者或者客戶,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說出來,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玻璃的特點、作用進行發問,并且要適當地進行講解并展望發展前景。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使學生學得其樂融融,而且有效避免了說明文的枯燥無味,還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了多方面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知識中,通常會有許多課文涉及了豐富的情節和不同的人物,所以,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感悟課文、體會人物特點、領悟課文思想情感,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有效的體驗課文情境。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將其進行充分的改變與創造,設計成小型表演劇,并組織學生們進行分角色的表演。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角色的扮演中更好地體驗和把握課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更好地體驗課文情境,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把握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授《丑小鴨》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們體驗課文的情境,筆者為學生們開展了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們根據課文內容,嘗試扮演丑小鴨等角色。在學生們的扮演中,臺上稚嫩的表演引得臺下同學們開懷大笑,課堂的氛圍也因此熱鬧了起來。通過表演活動,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得到了鍛煉,同時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利用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課文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情”與“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首先應該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以情動情”。首先,教師應該仔細研究課本,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表達了豐富的情感,有偉大的愛國之情、動人的親情等,同時還塑造了許多鮮明的角色和形象。因此,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應該以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字詞和優美句子,這樣學生才能在充滿感情的情境中深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動人情感。其次,教師應該合理運用面部神態、語調和動作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學生,激發他們情感的共鳴。教師在文本和學生之間起著十分重要的橋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格外關注教師的言行舉止和神態表情。因此,教師可以把對文本中角色的愛憎、對事件的態度通過略帶夸張的神態與動作表達出來,呈現在學生面前。而學生往往會有意識地模仿教師,這樣能夠更好地帶入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師的情感引導下,學生逐步進入課文所創設的情境,情景交融,更利于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已經被運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提升其教學水平,也能將語文教學內容更好的展現給小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明確的學習到不同的語文知識。多媒體技術可以借助視頻、圖片、聲樂等播放功能來為小學生營造不同形式的教學情境,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學習到相應知識。
例如,在講授《日月潭》一課時,傳統的教學形式只是單純的借助書本上的知識來讓學生理解本課知識,而對于這樣的教學形式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學生很難掌握本課知識,而在實際教學當中,要想加深學生對日月潭的記憶,并掌握更多的知識,那么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小學生營造情境教學活動。在課前教學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將有關日月潭的圖片、視頻等滲透到其中,并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將這些美麗的畫面和圖片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日月潭的美,進而真正理解本課知識,并且也能加深學生記憶,增強學生整體學習能力。
情境教學的創新運用,可以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有利的改變,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收獲知識,感悟生活。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消除學習過程中的負面情緒,更好地塑造學生的人格,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