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泉涌
(平泉市財政局,河北 承德 067500)
在學術角度來講,職業倦怠又稱其為職業枯竭癥,心理學研究者常常將其描述為由工作引發的心理枯竭現象,是目前職場工作人員在巨大工作壓力和競爭壓力之下所產生的力不從心、能量消耗過巨、身心俱疲的主要體現,其主要是來自于心理上的倦怠和疲乏。職業倦怠,極為不利于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檔案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的產生因素研究以及特征和如何有效進行心理調適成為了當前相關管理部門與管理人員重點研究的焦點。
檔案管理工作的內容較為繁瑣、枯燥,而檔案管理人員的個人需求和理想往往因人而異,很多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不但希望自身價值和意義得到體現,同時也希望社會實現對自身的認同與認可,但從現狀來看,很多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并沒有實現自身的理想和個人追求,也不能獲得充分的工作成就感,導致很多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越發平淡,這種長期失落、壓抑的狀態下,就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檔案管理人員職業的社會地位往往被認為較為低下,工作不受到重視,日常工作主要為整理、存儲和統計檔案資料等相關數據,整體工作較為簡單,卻極為枯燥繁瑣。相比那些高地位和高經濟收入的工作及其相應的社會地位和報酬。在同等甚至是更辛苦的工作沒有得到相應重視時,就會產生煩躁的情緒,失去對工作的興趣和積極投入的動力,最終成為職業倦怠心理疾病患者。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檔案部門也開始實現了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這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具備敏銳充足的信息和創新思維以及開拓進取的精神,也需要掌握更強的專業技能、創新能力以及極高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還要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協調能力。直接導致檔案管理人員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承擔技術學習的壓力。
檔案管理人員即使不斷進行培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會遇到多種技術方面的問題,對于計算機和網絡知識的不熟悉使其技術能力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從而會產生恐慌心理,造成心理、行為上的不適應和不協調,出現職業倦怠。
要想合理的調試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倦怠心理,就需要“對癥下藥”,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角色,所以,檔案管理人員包括領導在內都要共同努力,并且要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對社會的意義所在。做到人性化管理,通過輿論宣傳、政策保障,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經濟地位與社會認同感,尤其要幫助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社會地位,重新定位自身的社會角色,做出客觀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根據不同的人員不同職業經歷,進行職業規劃,更高、更廣的發展空間以及職業自豪感保持高漲的工作熱情,掌握自我激勵、宣泄、轉移和升華等能力,降低心理壓力,建立清冽的職業歸屬感、職業道德和工作成就感,以此調動檔案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培養其熱愛集體、熱愛工作的良好心態。
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激勵機制來提高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社會和工作地位,使其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管理部門能夠把握機遇,深化管理的改革,采取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改變落后的管理模式,積極地運用現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使檔案管理的社會地位得以提高,擺脫枯燥的工作所帶來的緊迫感和壓力感,有效的防止檔案管理人員產生職業懈怠的心理,提高整體的管理效果和工作質量。
事實上,寬松的工作環境能夠使工作人員產生更加輕松、愉悅的心理,通過工作環境去調整自我心理壓力,這也是基于檔案管理人員自我心理調節需求基礎上,結合心理學知識所提出的觀點,因此管理部門要幫助檔案管理人員主動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為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營造出更加寬松愉悅和諧的工作環境,使其能夠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下去投入到工作當中。
另外,還要實現集體組織之間的互幫互助、合作共事、互相交流,增加相互之間情感的交流機會,從根本上解決工作當中所出現的職業倦怠問題和心理問題,以此來降低工作壓力,緩解其身心的疲憊感。
檔案管理人員及由于工作內容繁瑣,工作量大,需要長期面對枯燥乏味的工作內容,由此就容易產生了職業倦怠心理,極為不利于整體業務能力和職業素質的提升,甚至會影響其職業發展。因此,管理部門要幫助檔案管理人員掌握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以激勵機制、集體活動和環境營造來幫助其緩解心理壓力,使其能夠得到心理調適,降低產生職業倦怠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