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剛 沈麗華
(1.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上海 201806;2.上海大眾工業學校,上海 201800)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才需求在不斷變化。隨著機械設備成為工農業生產的主要要素,現代社會機械類實踐和熟練人才的需求很大。高等職業院校的主要特征是培養高專業水平的實踐能力和技能突出的人才。因此,做好高職機械類生產實訓管理模式是解決人才短缺問題極其重要的途徑。
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工業生產的轉型和現代化,導致中國制造業對機械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如今,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加強了教學改革,開設了機械專業,并增加了對實訓教學設備的資本投入,以更好地滿足教學工作的需要。但是,很多院校在機械課程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學的目標是研究不足,教學內容的定制偏向,這很容易使高等職業實訓裝備不科學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下,不僅降低了高職院校機械工程專業的教學質量,而且嚴重消耗了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從高職院校的角度來看,合理配置機械實訓教學設備將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積極作用。首先,高職院校機械教學設備的合理配置將有助于提高教學設備的效率,同時確保教學設備的數量和質量能夠滿足職業實訓的要求。其次,科學合理地使用教學設備可以更好地節省教育經費。但是目前在高職機械類生產實訓管理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如下。
實訓設備管理中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完整的管理體系。例如,哪個部門負責機械實訓設備;管理組織的管理制度是什么?如何熟練地理解和管理設備;如何組織合適的維護人員。這些問題會對正常操作實訓設備的產生不利影響。此外,設備的管理沒有完整而嚴格的控制系統和安全的工作程序。機械設備的使用過程并不嚴格遵循安全操作的過程,尤其是如果不熟悉設備,盲目使用設備會危害設備的安全;租用設備時,沒有記錄或存檔設備性能;管理體系中沒有規章制度,或存在違規現象。這些都是管理不善的表現。
機械設備在使用時必須按照流程進行,否則存在的損壞機械、人員受傷等隱患。部分實訓室的相關人員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因此缺乏安全操作的意識,導致學生在使用設備時安全教育片面,從而出現學生安全知識不足的情況。尤為顯著的是初次參與實訓的學生,他們對機械設備的好奇心與新鮮感十分大,部分學生因為急于進行設備操作,沒等老師清楚講明或者直接不聽老師的說明就進行操作,造成因設備使用不當而出現了損壞,或者精神不集中的而出現了人員受傷的現象。
1.在對高職機械實訓設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科學配置是提高機械實訓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提高高職機械實訓質量的關鍵。傳統的機械實訓設備主要是CNC車床,而數控銑床通常用作輔助實訓設備,通常為5:1,但是由于CNC機械最常用的相對簡單的兩軸聯動控制。從程序角度來看,只能在特定操作中使用少量程序來實現。但是,當前項目的機制通常會通過3D開發。傳統機械訓練設備的配置比率將無法滿足當前的訓練需求。
2.優化機械實訓設備的配置:如今,許多高等職業院校選擇數控系統設備,但是數控系統的功能相對較弱,將來有必要購買開放式和數字化實訓設備作為主要教學工具。因此,在高職院校選擇機械實訓設備時,應注意根據基本要求引進開放式機械設備。調整學校的專業設置,以促進教學設備和各種機械設備型號的智能配置。讓學生掌握各種技能和知識。
3.科學的機械實訓輔助設備配置:為了使高職院校機械設備的教學功能和研究價值最大化,有必要加強機械設備的設計和生產能力。輔助設備的配置不足會影響機械實訓的效率,機械實訓的作用僅取決于適當的輔助設備,好的輔助設備充分利用了機械訓練設備的教學作用。因此,高職院校的機械需要對設備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并配置的輔助設備以達到最佳狀態,以體現實訓在特定教育過程中的價值。
標準化,程序化改進設備管理體系,是完整機械學習順利進行實際實訓活動的基本前提。首先創建與學校實際情況相匹配的管理體系,包括機械設備管理規則,機械設備操作工作流程,設備維護與控制過程以及機械設備安全管理體系。整合與機械實訓設備控制相關的規則和控制系統。例如:設備使用日志、使用登記表、維護日志,此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斷改進和調整,并加強制度建設,嚴格按照管理制度使用。不僅要加強機械設備的管理制度和組織,而且要加強相應的實施。
機械實訓應加強機械安全操作的管理,以盡可能避免損壞設備或對學生造成傷害。安全管理的責任是機械實訓設備指導員的責任,學生安全使用機械設備應該在操作前教給學生,重點是使用機械設備的規則。在使用過程中,特別小心潛在的安全隱患,并盡量避開危險的地方,并應針對危險情況提供適當的培訓,同時向學生展示正確的操作過程。在工作期間,學生應注意檢查是否根據工作過程正確使用機械設備,以免因操作不當而損壞設備。如果由于學生未能遵循正確的操作程序而導致機械設備損壞,則損壞設備的人員必須根據損壞的大小進行賠償,并將事件記錄在實訓協議中,最大程度地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合格的機械實訓管理人員必須繼續提高管理知識并增強責任感,并注意機械實訓設備的管理。在高等職業教育中,促進機械學科的進一步發展。
在高職院校機械類實訓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設備投資不足和更新困難的現象。且由于壬戌需求規模的不斷擴大,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的設備不足、大型設備落后、技術人才與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利用“仿真教學”的思想和觀念創建模擬儀器教學系統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符合機械類實訓教學要求。不僅可以節省高職院校設備的維護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學生機械類實訓教學的實踐能力,并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的職業人才。
簡而言之,“仿真教學”軟件具有交互性強、專業性強和實用性強等特征。“仿真教學”軟件在機械類教學中使用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使僅教學更具體,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由于仿真軟件無需擔心安全問題,因此學生可以自己獨立地學習和練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仿真教學”還可以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并降低機械類教學成本。因此有必要合理地建立“仿真教學”的內容,將“仿真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并不斷補充和完善教學方法,以充分發揮“仿真教學”的作用。“仿真教學”在高職學生機械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顯著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并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但是,“仿真教學”不能用于解決職業教育中的實訓教育問題,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補充。因此,應將“仿真教學”與實訓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勢,以促進我國高職學生機械類教學的發展。
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機械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外,機械實訓教學也非常重要。學校應主動培養應用型人才,并通過實訓教學作為實現此目標的重要工具。因此,加強對高職機械類生產實訓管理,發揮其實際作用,實現規范的機械設備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