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
(北京郵電大學體育部,北京 100876)
提到社區體育指導員,不得不提到社區體育,社區體育在人的一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社區體育是真正的能讓體育走進生活,惠及民眾,促進民眾健康,尊嚴的享受生活和創新生活,提升生存質量,創新生活文化和促進社會和諧。這之中,社區體育指導員對社區體育有著極其重要的關鍵作用[1]。
本文以我國社區指導員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通過網絡檢索了大量資料,為本文的寫作提供了理論依據。
2.邏輯分析法。通過圖書、網絡等多種渠道收集整理的相關資料,對搜集到的文獻資料理清基本思路,認真把握,進行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
社區體育指導員是指在社區體育中從事技能傳授、鍛煉指導和組織管理的工作人員。他們是發展我國體育事業,增進公民身心健康,提高公民生活質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社區體育指導員作為社區體育的組織者、指導者、推廣者,其作用的發揮對于社會體育的進一步社會化、科學化、產業化和法制化都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作為社區體育指導員來說,他們不僅需要有社區體育指導員的一般特征,還需要具備在社區這個特殊環境下工作的素質與能力。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社區體育指導員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社區體育工作的開展[2]。
知識是社區體育指導員施展才能的基礎,才能又是具有相應知識的行為表現。因此,社區體育指導員要有效地做好社區體育工作就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素質,主要包括:1.公共管理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理論等等。2.社區體育相關知識。主要是社區體育管理學、社區體育鍛煉常識、社會心理學、社會學、體育學、體育管理學,運動人體科學,公共關系學、人際關系學、經濟學等知識。3.社區體育專業技能知識,專業基礎知識。主要包括:運動保健、康復醫療,健康常識、太極拳、導引養生、健美操、韻律操、體育舞蹈、全民健身與生活方式、社區健身指導手冊、體育旅游與健身等等。4.相關工作經驗是指工作性質和方法與社區體育工作比較接近的某些職業經驗。如從事體育鍛煉的實踐經驗帶領和引領公眾從事體育鍛煉的經驗。
由此可見,專業知識結構和相關工作經驗這兩大方而構成了社區體育指導員的基本文化素質。在社區體育活動中,專業知識是從事實務工作的操作工具。直接關系到社區體育工作的質量,相關工作經驗是應付各種復雜局面的最好助手。這兩方面缺一不可,應該有機地融于社區體育指導員的文化素質之中[3]。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發展,體育的社會化、大眾化、產業化進程已大大加快。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體育場館的建設為社區體育創造了發展的物質條件。同時,體育活動的主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為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社區體育指導員作為面向社會、服務于群眾的個體,如果沒有經濟效益為依托,將難于長期而穩定并積極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大眾。把社區體育指導員作為一種新的社會職業加以規范化管理,將獲取社區體育指導員資格作為從事社區體育指導工作前的必要準備,并按考核被評定的社區體育指導員的技術等級和所從事的具體工作按勞取酬,就可吸引更多的體育愛好者和體育工作者積極從事社會體育工作,對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社會體育的管理體制,都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就更能有效地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的廣泛深入和持久開展。在市場條件下,激烈的社會競爭,使一部分人從原有的崗位上淘汰下來。將社區體育指導員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職業就目前來看,經營性體育場所的體育輔導力量很薄弱,合格的社區體育指導員尚有很大缺口。將其作為一種社會職業,對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4]。
任何一項大規模的社會活動,都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來維系,社區體育的發展也不例外,需要數以萬計的社區體育指導員來參與組織。傳統的零星地培養社區體育指導員的方式,不能解決全面掌握社會體育系統的、科學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問題。培訓機構的臨時性,分散性,培訓內容的單一性,將影響社區體育指導員的整體素質,進而影響社會體育的廣泛開展。要有效地進行社區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勢必依靠在體育專門人才方面占有絕對優勢的高校。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為國家培養社會急需的各類人才,高校的體育教學應該并且能夠承擔起為社區訓練體育指導員的任務。因為高校的體育師資力量比較雄厚,高校的體育教學方法、手段比較完善,高校的體育設施、器材比較完備,高校能夠嚴格地按照國家規定來評定社區體育指導員的資格[5]。
高校遍布全國各地,各高校都有一批愛好體育運動,并且具有專業特長的學生,如加以重點(或定向)培養,那么每年都可為社會輸送一批合格的社區體育指導員。現行的高校體育課程遠不能適應社會體育發展的需要。因此,要根據不同的社區體育指導員的類型,開設不同種類的社會體育課程。同時,考慮社會體育發展的需要,培養社區體育指導的專門人才。大學體育與社區體育互動對大學體育的促進是大學體育主動與社會關聯的動力基礎,深入地分析和探討大學體育的內在動力,以及如何把這種動力轉化為社會實踐是值得繼續研究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