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桓仁縣實驗小學,遼寧 桓仁 117200)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意識等等,以培養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為重點。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正好符合新課改對小學數學學科提出的教學要求。那么具體該如何才能發揮這一教學模式的作用?下面本文將對此提出幾點觀點和建議。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這樣可以突出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為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經常是教師在講臺上長篇大論的講述理論知識,而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現象的存在怎么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呢?怎么能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呢?然而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和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然而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的首先就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而新課程教育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這一點和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有著極強的相似性,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推動新課改的實施和實現現代化教育。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式也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而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掌握自主學習的技巧和方式,并且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可以有意識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以此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正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符合當今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想要發揮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效率,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并且以問題為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以此來不斷地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例如在開展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方向與位置》這一課程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道題:請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家在學校的什么位置?學校的大門朝著哪個方向?等等,當問題提出之后學生就有了思考的方向。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當然,至于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問一下父母,也可以和同學之間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經過一番探究之后學生就會了解自己家在學校的方向,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而這些正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主要內容,對小學生未來知識的學習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項目教學法指的是通過讓學生完成某個項目開展的教學,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積極地開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等,從中做到舊知識的回顧和新知識的創新,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運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以此來發揮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優勢,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開展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購物》這一課程教學的時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班級內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并且讓學生購買制定的物品進行教學。當項目任務明確之后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完成項目。在這個過程中經過學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以及教師的引導,一方面提高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人民幣的金額,并且這也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體現。
總結和評價是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教師要做好后期的總結和評價,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并且給予明確的指導,以此來不斷提高該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優勢,從而使該教學模式的作用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開展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圖形的運動》這一課程教學時,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本章節知識之后,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總結和評價,包括自主學習的方式等等。通過評價及時的發現問題,并且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以此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發揮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優勢。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既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的體現,也是推動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發揮的作用和影響,并且積極地運用該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學習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