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瓦爾·沙塔爾
(新疆廣播電視臺,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前言:新媒體時代下,微博、微信、手機新聞客戶端充斥著人民日常生活,改變了新聞傳播路徑,使廣播新聞記者的工作內容與形式變得更加復雜。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素質可直接影響到信息傳播質量,會更好適應新媒體的發展,需要新聞記者在堅持新聞報道原則的同時,還要學會各類技能,增強自身的新聞敏感度,轉變新聞記者崗位傳統角色,更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
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路徑與網絡技術緊密連接在一起,使新聞可以滿足不同人群信息交互傳播要求[1]。新聞信息通過日漸完善的互聯網平臺不斷匯總與交融,廣播新聞記者借助互聯網收集新聞素材也已變成常態,新聞傳播路徑發生了巨大改變。
在廣播電視新聞傳統工作中,記者需篩選信息內容,對真實信息進行報道,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傳遞給受眾,但與受眾的互動與交流較少。隨著互聯網技術日漸成熟,新聞記者工作與受眾互動日漸強化。舉例而言,微信是當下用戶數量最多的社交軟件之一,也是新聞發布與傳播的重要平臺。在微信平臺上,記者可以與受眾進行多樣化與即時化溝通,用較短的時間接受新聞反饋,使新聞報道內容更加滿足受眾多元化要求。
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工作中,記者占據中心地位,掌握新聞傳播內容與傳播路徑[2]。在新媒體時代下,受眾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占據的地位日漸重要,使廣播電視新聞工作必須堅持以受眾為中心的觀念。而受眾也不再一味追尋新奇信息,而是更加關注民生問題與社會現象。
在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記者仍需將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與客觀性作為自身職業原則,牢記記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確保新聞報道形式與內容更加公正、客觀,能夠引導社會大眾的價值觀。
新媒體技術使各類信息數量急劇增多,受眾對面對良莠不齊信息時,往往會被錯誤引導[3]。為確保廣播電視新聞作品質量,不僅要使新聞內容具備一定的吸引性,還需新聞作者能夠不斷增強自身的新聞敏感力與洞察力,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具有亮點的新聞價值,確保新聞作品競爭水平。
新聞報道質量與社會穩定存在密切關聯。就目前來看,社會媒介格局發生巨大改變,社會新聞環境變得愈加復雜。作為廣播電視新聞作者,應當自覺遵守社會責任,具備更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新聞報道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立場原則,剔除互聯網信息中的假內容,保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弘揚社會正氣。
新媒體技術的日漸成熟使得受眾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新聞傳遞過程,社會導向受到各類風向影響嚴重。為確保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能夠承擔起傳遞新聞的重要職責,需要日漸提升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綜合素質,確保記者能夠將自身工作崗位的重要性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記者是新聞采訪與編輯工作的執行者,需要借助專業方式,從被訪問者口中獲取有效信息,其專業素質可直接影響到新聞內容的質量。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記者需要深入基層,到處走訪,切實聽取民眾的真實想法,寫出更加優秀的稿件。同時,新聞記者也應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能夠將各類信息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對信息內容進行深加工處理。
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需經過不斷的學習與積累,增強自身專業素養。注重鑒別信息的真偽,保障新聞內容的真實性[4]。堅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積累與鍛煉自身的采訪技巧、寫作技巧,對新鮮事物與新聞的敏感度,使廣播電視新聞內容能夠更好適應新媒體環境。
在互聯網技術與平臺的日漸發展下,廣播電視新聞記者不僅要具備完善的專業技能,還需利用日常時間學習互聯網與各類客戶端的操作方式,確保報道出的新聞作品形式豐富,進一步擴大新聞內容覆蓋面。將先進技術掌握水平作為選拔廣播電視新聞記者人才的重要標準,使廣播電視新聞內容與新媒體時代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與此同時,新媒體環境使廣播電視新聞行業更加復雜,記者工作被各類利益充斥。在成為高素質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時,還應始終保持高尚的節操與道德責任感,增強記者思想政治水平,確保記者能夠始終以人民利益為主,為人民發聲。制定出更加完善合理的新聞記者崗位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滿足新聞記者的物質與精神需求,確保其能夠堅持與發揚記者崗位基本素養、愛崗敬業,誠實為人,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也能夠堅持新聞傳播質量,高效利用新媒體技術,拓寬廣播電視新聞行業發展路徑。
總結:總而言之,新媒體環境使得受眾對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進一步增強新聞媒介的權威性與公信力,需要播電視新聞記者能夠努力提升自身知識水平與業務能力,強化自身社會責任感,保障廣播電視新聞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