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重慶 涪陵 408000)
為了能夠保證學生正常地學習知識,能夠確保學生在家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學校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手段積極地開展各種線上授課活動,保證學生正常的學習秩序。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也應該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方式,通過線上教學等手段加強課程教學,要把握時政熱點和社會熱點話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源自于學習興趣。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首先需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教師將信息技術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可以有效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推動下投入到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求知活動中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直觀形象的展示,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確保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狀態。例如,在學習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敬畏生命》一課時,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一學生而言,他們可能很難理解生命的含義。為了讓他們深刻體會到生命是崇高、神圣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他們播放5·12汶川大地震救援的紀錄片,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中國人民解放軍會不畏千難萬險搶救埋在廢墟里的人”“一些埋在廢墟里的人為了生存會食用自己的排泄物,這樣的行為你能接受么”等。教師通過直觀形象的課堂情境創設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對生命產生敬畏心理,認識到生命價值高于一切。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敬畏生命、珍愛生命的情感。同時,教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還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開展課堂知識探究,進而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推動信息化教學任務高效完成。
今年初,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的,除了安排一定的線上課程外,教師肯定需要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那么教師布置的作業也可以盡量多樣化,這樣才能夠豐富學生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地安排一些實踐活動,也可以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進來。很多的學生在家中無法上學,在情緒上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在學習到“情緒的調節”一課時,教師就應該把握這部分的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調整自己情緒的實用小方法,也可以借助班級群等方式讓家長了解一些方法,更好地指導學生。另外,可以借助和教學相關的內容開展一些主題活動,比如讓學生課前搜集相關的報道和自己知道的感人事跡,上課的時候請同學分享交流,也可以讓學生課下完成我為白衣天使畫幅畫或者唱首歌這種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心等等。作業的檢查方式可以以微信拍照或者視頻錄制打卡的方式進行,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但時間緊、任務重是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教學難題。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對教師而言難度并不大,難的是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透徹地消化教師所傳授的課堂知識。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讓這一教學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點進行課堂教學延伸,可以幫助學生高質量完成課后鞏固任務,實現學生透徹消化課堂教學知識的教學目的,以此加快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學生品德形成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在立足課堂的基礎上,將教學情境生活化,巧用教材內容設置情境,設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圍,讓道德與法治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多樣化的情境植入,形式可以有很多種,如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小品表演、實踐性活動、教學游戲、參觀訪問、欣賞、講故事等,使學生在身臨其境、心感其情的狀態中,主動地學習法律知識。
為了能夠確保道德與法治課程正常地開展,教師也可以積極地利用多種學習平臺來開展線上授課。在線上授課開始前也可以為學生制作一節課的微視頻讓學生觀看和自學,這種方式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預習,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而在線上上課時聽課會更有針對性,教師的教學也會變得有的放矢。在授課中教師可以利用軟件的一些功能,積極地和學生互動,學生“上臺”回答問題、交流想法,避免教師的一言堂。
總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積極地把握住時事熱點內容,結合教材的目標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受,利用現代化的手段有效地開展線上課程教學,利用好網絡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監督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