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忠華
(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第一中學,黑龍江 綏芬河 157399)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資源的不斷升級,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逐漸清晰明顯。為適應時代發展,學校的教學目標也必須隨之改變,更為注重對學生知識掌握與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趨于培養全面發展型學生。但眾所周知,學生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性的,為了最大程度上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教師還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有效方法,教師一定要解決教學中存在的眾多問題,學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提高教學效率。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數學這一學科的綜合難度較高,既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又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譬如反應能力與計算能力。不同學生在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上是有不同的,傳統不分層的教學模式不僅不能解決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還會在統一的教學中逐漸拉大學生間的差距。因此必須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踐行分層教學模式,根據學生性格、學習能力等因素的不同來劃分層級,并且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分層教育,揚長避短。這樣一來,表面上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其實不然,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差異,從整體上把握學生的普遍特征與獨特風格,整理出對應的教學方案與目標。從長遠來看既調動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與課堂積極性,又優化了教師的資源配置,有助于提高數學教學的傳授與學習效率。
應用分層教學后,學生按照一定的特定因素而被分化到同一組,但可能由于性格問題或關系不熟等原因,并不能團結合作、組別的凝聚力明顯不足。因此為增強各種組間的競爭關系,可以課后為各組別評分并排名,在促進競爭的同時也可以增強組員之間的凝聚力與相互配合。學習優異的同學會關心小組成績,在努力提升自己成績的同時幫助組內成績不好的同學。部分學困生也會為了集體榮譽而努力學習。
“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就有的教育理念,也是延續至今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可以針對學生學習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不斷提升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并且,隨著應試教育的壓力不斷增加,教師更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改善教學效果。
分層教學就是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作為載體,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感受到學習的熱情,還能提高學習能力。分層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層次,這直接關系著學生能否接受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當然,教師在進行分層時不能僅僅依靠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對學生進行長時間的了解和觀察,并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的完成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制定一個全面且具體的教學策略。數學世界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教師還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進行合理分層。例如,學生對立體幾何感興趣,教師就可以在進行立體幾何的教學時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劃分,還要引導學生完成綜合能力較強的作業,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教師就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分層教學同樣也要遵循這個原則。不僅如此,教師還要不斷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盡可能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知識的滿足感。不僅能如此,還能引導學生學會分層教學。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還要采取針對性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例如,學生在進行綜合性練習時,教師就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問題進行回答,這樣就不會打擊學習弱一點學生的自信心,還能獲得解題后的成就感,推動教學任務的完成。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不斷縮小學生們之間的差距,提升教學的整體水平。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是塑造人格的階段。對于初中這個年齡的學生來說,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認識還不全面,生理和心理也不成熟,教師對學生及時地進行鼓勵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鼓勵學生進行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的鼓勵。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并不能以成績來衡量一切。教師要學會從學生的身上尋找閃光點,讓學生獲得成長的喜悅。例如,學生在獲得點滴進步時,教師就要鼓勵學生,還要進行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這樣一來,學生還能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客觀、具體的了解,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還能引導學生不斷突破自己,增強學習的信心。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從根本上端正學習的態度,不斷培養全方面人才。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擔負著引導學生積累知識、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重任,教師應創新日常教學思路,不斷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體學生的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