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軍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回民中學,寧夏 中衛 755299)
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對任何課程的學習都是必要的,既提升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也是對學生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方面的培養,會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更多有效的學習經驗與學習心得。就高中的化學課程教學而言,里面存在大量難以理解的解題方法和化學方程式,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出了極大的挑戰。而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加強學生對于陌生知識的理解與認知,讓學生對陌生知識點有更透徹的理解與掌握,這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古至今,有許許多多功成名就的大人物所取得的成就都與其濃厚的興趣密切相關。學習亦是如此。興趣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幫助學生養成自主的學習意識。
化學研究的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質的性質、結構、變化規律,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有很大的幫助。因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現實情境的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自內心地認為這門課有趣且有現實價值。例如,教師在講解“硫、氮與可持續發展”這一部分內容時,除了講解課本上有的理論知識,還可以聯系我們的日常生活情境。比如,可以通過播放視頻講述我國硫工業、硝酸工業、氮工業發展歷程和發展現狀,或者我們現如今面臨的一些現實問題,如全球變暖、酸雨等。利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情境,讓學生了解化學這門學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從而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行學習和探索的意識。
現實需要理論的指導。因此,要想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首先需要有理論的指導,以幫助自身的教學過程更有效。此外,教學中教師也要時時關注學生的行動,關注他們是否有自主學習的表現。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判斷標準就是看學生是否具備質疑精神。當學生具備質疑精神時,就說明他們在自主學習、消化、思考相關知識點。這是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
例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的相關知識點時,由于元素周期表中具備豐富的信息,涉及各元素原子量的大小、原子半徑、原子序數、化學性質等內容,因而在高中化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元素周期表中單個元素的性質與其所在行、所在列的元素的性質有著很多相似點,但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學習時多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將元素周期表記下來,效率低,背得也很痛苦。所以,教師應該運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為學生加強有關的理論分析,明確各元素之間的性質,使其在充分了解和認識之后再進行記憶。同時,在學習“每一列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學習完鈉的相關知識點后,讓學生去思考鎂、鋁都有什么化學性質,以及他們為什么具備相同的化學性質,引導學生去質疑、反思、探索和實踐。
當學生有自主學習、探究的意識和行動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正面反饋,表達自己對學生的贊美和肯定。這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讓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學好;另一方面還可以鞭策他們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前行,形成一個正反饋的循環,從而逐步提高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
比如,在講解“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氯元素的認知,引導學生對碘元素、溴元素和鹵素元素的特性進行分析歸納,調動學生的聯想能力。一旦學生給出一個經過聯想推導出的答案時,先不要急于判斷學生的答案的正確性,而是要對學生的聯想能力表示肯定,給予鼓勵。他人的認可對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有重要推動作用,這可以讓學生愿意主動去學習、探索,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古人曾說:“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習東西最有效的方式是對問題進行質疑,而不是給學生死板的灌輸知識。一定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學到了什么,學到的東西能否合理的運用到生活中去,讓其產生它應有的價值。這里就必須提到探究課堂導入是否成功,最根本的是觀察學生在課堂上能否進行獨立的思考,能否進行主動的探究,又或者學生是否愿意自己主動去接受新知識。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一定要對知識進行必要的設疑,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
例如,在學習“氧氣”的時候,教師可以在PPT上給學生展示一張激起美麗的大自然的圖片,里面有美麗的森林,隨風擺動的花朵,自由翱翔的鳥和自由奔跑的動物。學生會有疑問,化學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東西出現,感到很困惑。教師適時的提出“大家知道大自然是怎樣創造出這樣美麗的畫卷嗎?”學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這時候教師在引出這節課要講授的知識“氧氣”,氧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占地殼質量的1/2左右,是使得大自然得以有效按循環的寶貝。樹木在陽光下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產生氧,動物呼吸、人類生活都消耗氧氣。正是因為這樣神奇的循環,才使得地球如此的美麗,所以應該學著善待自然、愛護環境。課堂上進行問題的有效創設,極大地提升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尋找正確答案,不僅將知識順利的傳輸給學生們,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學知識是為了什么。
總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件十分重要且漫長的事,它需要學生不斷地自我反思、學習總結、改進提高以及教師的悉心引導、用心培養。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名重要的引導者,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始,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