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龍布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100)
眾所周知,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這門學科是相對較為抽象的,學習與理解的難度都相對較大。因此,現階段新課改的工作要求之一,就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工作。在學界,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關注的重點與熱點話題。畢竟通過這一教學策略可以使生活中的簡單實例和素材融入到數學問題之中,可以更好地把生活與數學聯系起來,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深刻地學習數學知識,更容易地把生活與數學聯系起來。
從課堂教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生活一直都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生活中有著很多數學資源和數學知識,講這些素材充分利用起來,便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學習與理解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并且把其在實踐中應用。畢竟,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可以通過喜聞樂見的生活素材獲得數學知識,那么就可以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迅速提升,可以幫助學生對數學更輕松更深刻地進行學習和理解。這樣一來,也有利于學生創新發展能力的養成與提高。
在實際生活中,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發現多樣的數學元素,例如,時間、路程等等,在計算的時候,需要通過數學基本知識進行運算。就此而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便有著提高其生活能力的積極效果。數學源于現實、寓于現實并用于現實,數學知識的形成來源于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從生活實際引入新知識有助于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為學生主動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提出了示范。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庭中的實踐活動。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學生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認清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產生興趣。
小學數學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要緊密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在呈現方法上,需要有一定的開放意識,不可以將教師的教學思路和理念強行灌輸給學生;更不應該強求學生通過某一種方式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需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和討論空間,從而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實現自我。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的課程時,可以模仿超市購物這一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買賣東西”。可以通過識別商品、看標價、付錢、找錢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懂得要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的道理。在《數學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中,依據充分有趣的與小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素材,可以使得素材和呈現方式都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這樣,不僅學生學習效率將會得到非常有效的保證,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激發。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弱,很多數學知識都是比較復雜和抽象的。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將生活中一些簡單的知識和細節融入進來,實現數學難題的化繁為簡。在進行這個工作的時候需要注意的:首先,不是所有的數學知識都可以通過生活細節化繁為易,教師需要就充分理解數學教材,有效結合生活實際與數學教材,從而完成生活化教學,要全面系統地考慮問題,切不可強行生活化教學而顧此失彼;其次,數學教師需要主動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在其生活中挖掘教學素材。如此一來,才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加輕松快速地了解相關數學理論知識,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數學的難度。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傳達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的觀念。引導學生帶著數學視角與疑問悉心觀察生活,切實感受、理解生活和數學兩者之間的關系與聯系。把生活中的任何一種事物都作為學生學習的觀察對象,同時也是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條件。為此,作為小學數學教時,需要熟悉學生的日常生活背景和范圍,細心觀察在校園中學生的各種表現,再利用家訪和電話訪問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從其中挖掘各類數學知識。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能夠使得數學變得更加貼近生活,與學生的親和力更加明顯,對于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我們要通過生活化的學習內容讓學生獲取數學知識來形成數學能力,培養學生學會運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就在身邊,實際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價值,自覺學習數學,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數學應用能力。這樣,學生對學習數學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從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